拘傳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對未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強制其到案接受訊問的一種強制措施。刑事訴訟中由拘傳這一強制措施,在民事訴訟中也有拘傳。這些拘傳之間有什么區別?詳情請看下文。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對必須到庭的被告,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傳。這包含了三層意思:
(1)適用對象是必須到庭的被告。一般來說,離婚案件的當事人須出庭參加訴訟。
(2)己經兩次傳票傳喚。
(3)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
拘傳是我國刑事訴訟強制措施體系中強制力最輕的一種,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均有權決定適用。
刑事拘傳程序
根據法律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都有權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實施拘傳。
拘傳的主要程序是:
1.填寫《拘傳證》,并報負責人審批。
辦案人員根據辦案情況,認為需要采用拘傳措施的,應首先填寫《拘傳證 》,然后報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的負責人審批。
2.拘傳的執行。
拘傳應當由兩人以上的執行人員執行。拘傳時,應當向被拘傳人出示拘傳證,對抗拒拘傳的,可以使用戒具,強制到案。
3.拘傳的次數與時間。刑訴法修正案第一百一十七條
“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十二小時;案情特別重大、復雜,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
“不得以連續傳喚、拘傳的形式變相拘禁犯罪嫌疑人。傳喚、拘傳犯罪嫌疑人,應當保證犯罪嫌疑人的飲食和必要的休息時間。”
4.拘傳的地點。
根據公安部《規定》第60條和最高人民檢察院《規則》第35條規定,拘傳的地點,應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的市、縣以內。如果犯罪嫌疑人的工作單位、戶籍地與居住地不在同一市、縣的,拘傳應當在犯罪嫌疑人的工作單位所在地的市、縣進行;特殊情況下,也可以在犯罪嫌疑人戶籍地或者居住地所在的市、縣內進行。
5.拘傳的結果。
公、檢、法機關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拘傳到案后,應當立即訊問。訊問結束后,應根據案件的情況作出不同的處理:認為依法應當限制或剝奪其人身自由的,可以采用其他相應的強制措施;認為不宜適用其他強制措施的,應立即釋放,不得變相扣押。
以上是律霸小編整理的拘傳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夠很好地區分民事拘傳和刑事拘傳,謝謝瀏覽!
:
拘傳持續時間最長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未到期辭退都有什么賠償
2020-11-15小產權房補償款訴訟平息后再分配
2021-01-15餐飲服務許可證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0-11-23找律師發律師涵多少錢
2021-03-06外國投資者參與經營者集中要接受審查嗎
2021-02-06評估時如何確認知識產權種類
2020-11-19交通事故肇事者應采取哪些措施
2020-11-12不安抗辯權的名詞解釋
2020-11-09住房公積金是不是共同財產
2020-11-30家庭冷暴力的類型
2021-01-22建設工程合同中要怎么約定仲裁條款
2021-02-09伯父可以把房產贈與侄子嗎
2021-01-23集資房屬什么性質的房
2021-02-23壽險投保的一般流程
2020-11-27淺析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建議
2020-12-16財產保險意外傷害險種的理賠流程
2021-03-22受益人與被保人同時遇難死亡,保險要怎么賠
2020-11-26處理賠償糾紛要交什么材料
2020-11-23失業保險待遇轉遷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6責任保險種類有哪些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