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職多久不簽勞動合同需支付雙倍?
入職超過一個月不簽勞動合同需支付雙倍,《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那么具體怎么計算呢?首先,是計算二倍工資的起止時間。計算二倍工資的起算時間為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截止時間為補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前一日。如果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還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那么計算二倍工資截至時間至滿一年的前一日。其次,是計算二倍工資的工資標準。司法實踐中,二倍工資的計算標準,按勞動者實際獲得的月收入扣除加班工資、非常規性獎金、福利性、風險性等項目后的正常工作時間月工資確定。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最多支持11個月。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7條已經給了明確的答案“并視為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的當日已經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對于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在勞動者入職滿1年時,已經視為雙方簽訂了書面勞動合同,雙方只需要辦理一個補訂合同的手續而已。
二、請求雙倍工資的訴訟時效如何認定
我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7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 27條第4款規定,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勞動爭議的訴訟時效為1年,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對于拖欠勞動報酬的,適用特殊時效,即該1年起算點是從勞動者離職之日起計算。
勞動者請求支付雙倍工資差額時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訴訟時效從入職第2個月起算還是從離職之日起算?如果把雙倍工資理解成勞動報酬,應當從離職之日起算;如果把雙倍工資理解成賠償金性質,應從入職第2個月開始計算。在司法實踐中,雙倍工資的訴訟時效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
因用人單位未簽勞動合同而要求雙倍工資差額時,應注意訴訟時效的問題,以免自己的合法權益無法得到有效保護。
在日當代社會,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話,是法律當中所規定的用人單位的一項業務,對于勞動者來說的話,可以積極的要求對方履行這樣的一種義務,否則的話,用人單位會為此付出一些代價的話,主要是支配雙倍的工資。
不簽勞動合同怎么賠償
不簽勞動合同可以交五險一金嗎?
不勝任工作解除勞動合同是否需要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地工人沒有合同可以勞動仲裁嗎
2021-02-15告別人到法院要花錢嗎
2020-12-22成立公司是否需要實繳出資
2020-12-28把抵押的車賣了是否違法犯罪
2021-03-07社區戒毒與社區康復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1交通事故中是借車人發生的應該誰承擔
2020-11-13簽了不平等合同怎么辦
2021-01-24房地產評估有哪幾種評估類型
2021-01-14集體合同的訂立主體是公司嗎
2021-02-03公司搬遷可以和孕婦解除合同嗎
2021-03-14意外保險理賠范圍包不包括猝死
2021-02-25人身保險殘疾程度劃分為幾種
2021-01-29駕駛員下車修理受傷仲裁委裁決保險不賠
2020-11-1920條與保險有關的高頻法律條文
2020-12-16車險理賠定損技巧是什么
2021-01-22填寫理賠申請單時把姓名中間一個字寫錯了,保險公司會理陪嗎
2021-03-08車被別人砸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11土地轉讓合同如何寫
2021-01-12棚戶區改造是指危房、舊房改造,拆遷補償有什么不一樣
2020-11-19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