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審,與國外的保釋制度并不相同,是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強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訴訟過程中,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法律規定的其他有關人員提出申請,經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同意后,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保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或妨礙偵查、起訴和審判,并隨傳隨到的一種強制方法。簡單來說,就是可以不受羈押的等待刑事訴訟流程走完,被限制部分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
如何申請取保候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七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有權申請變更強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收到申請后,應當在三日以內作出決定;不同意變更強制措施的,應當告知申請人,并說明不同意的理由。因此,如果認為犯罪嫌疑人符合上述取保候審條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一般指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監護人)、近親屬(父母、配偶、子女)、辯護人(律師) 均有權依據刑事訴訟的階段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提起取保候審申請。
取保候審是否就代表無罪釋放?
雖然在我國司法實踐中,被采取取保候審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若走到法院審判階段,最終一般都會判處緩刑,不必被羈押。但取保候審是否就代表無罪釋放呢?答案是否定的。取保候審只是一種階段性的強制措施,并不代表案件的最終處理結果,如果經過開庭審理后,法院認為犯罪情節比較惡劣判處了實刑,那么還是要根據判決書的內容執行相應的刑罰的。即使是判了緩刑,也是刑罰的一種,是具有犯罪前科記錄的。因此,取保候審并不等同于無罪釋放。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女職工孕期可以安排出差嗎
2021-03-10公司增資公司注冊資金的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27轉讓質押股權由誰來擔責
2020-12-19反擔保成立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09交通事故二級傷殘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23擔保協議不寫借款人可以嗎
2021-01-20妻子是否可做丈夫法定監護人
2021-02-05拆借資金借據
2021-01-02什么叫做婚姻自由
2020-11-12財產保全是名下所有財產嗎
2021-01-29不離婚能否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2021-02-15交通事故發生后能私了嗎
2021-01-24抵押合同有期限嗎
2021-01-16什么時候可以申請財產保全
2021-01-21雇傭關系死亡是工傷嗎
2021-02-22鄰居間的土地糾紛怎么解決
2021-03-25工傷待遇未解決勞動關系是否存續
2021-03-10勞務關系是否使用侵權責任法
2020-11-20調崗降薪離職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18發生勞動爭議時當事人可以到哪些組織申請調解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