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疑惑:
消費者因為受到欺詐而遭受損失時,一般可以要求雙倍賠償,這個事情現在可能是人所共知的了。但是現在有一些所謂的“消費者”,明知道是假貨還是去購買,然后以此要求雙倍賠償。那么,知假買假的“消費者”可以獲得雙倍賠償嗎?
典型案例:
(1)王海在北京某大廈二樓商場,花170元買了兩副標價每副85元的日本“索尼”耳機,后又在該商場加買了10副該種耳機。王海把這些“索尼”耳機拿到東城區工商局,經鑒定為假貨。遂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以下簡稱《消法》)第四十九條的商品欺詐“雙倍賠償”的規定向該大廈索賠,但該大廈拒絕對全部的“索尼”耳機進行雙倍賠償,只同意退賠先買的兩副“索尼”耳機,后10副“索尼”耳機屬于“知假買假”,所以只退不賠,考慮到對方耽誤的時間和浪費的精力,同意支付200余元補償金。王海表示拒絕。此事后來被諸多媒體報道,王海隨之成為新聞人物。時隔半年后,王海又在北京的其他十家商場買假進行雙倍索賠獲得成功,在一個月內獲賠償金近8000元.后該大廈終于在拖延了8個月之后,同意加倍賠償王海在該大廈購買的10副假冒“索尼”耳機。王海對商品欺詐進行的首次挑戰,獲得圓滿的結局。
(2)自稱為某地著名專業打假人士的劉某,在某知名食品銷售公司銷售地點,看到該公司出售的標識為“中國貴州茅臺酒廠有限責任公司保健食品”的“茅臺不老酒”。劉某發現,該酒的外包裝的“說明書”和“合格證”上未標明該保健食品的保健作用、適宜人群及有關注意事項,知道這不符合衛生部頒發的《保健食品管理辦法》的要求,便購買了一盒,售價259元。他購買后未飲用。后他向法院起訴稱該酒標簽和說明書上內容違反規定,屬不合格產品,系欺詐消費者行為,訴請法院判決該公司退還貨款,并給予貨款價格一倍的賠償。法院審理后認為,劉某“知假買假”的行為不屬于“消費”行為,其目的是出于“索賠”而非“消費”,故不能適用“雙賠”的規定。
律師說法;
案例(1)的案件并沒有進行訴訟,但它是我國自《消法》施行以來第一個依據該法第四十九條主張雙倍賠償,向商品欺詐的經營者宣戰的案件。在之后的數年時間里,法院在遇到“知假買假”的消費者權益案件時,一般也都是按照《消法》的規定來判決案件,即支持“打假人士”的雙倍賠償請求。
但是近年來,法律界逐漸對“知假買假”這一行為產生了質疑。認為“知假買假”者的目的并非是出于“生活消費”的目的,因此,《消法》為保護“消費者權益”而制定的“雙倍賠償”規則不能適用于這種情況。否則,無異于鼓動人們通過這種手段來“生財”。而且,打假屬于國家行政部門的職責,不宜由民間人士代行。這些觀點最終為司法實踐界廣泛認同,越來越多的法院對這種情況不再支持。
在此,律霸小編要提醒讀者朋友,不要為了賺錢而去“知假買假”,否則一旦法院不支持“雙賠”請求,那恐怕就會“得不償失”。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保護法》
第四十九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
法律事務的處理是一項理論性、技術性都非常強的專業活動,實踐證明,由具備一定法律知識和工作經驗的律師來處理法律事務,既可以防范法律糾紛,也可以更好地解決法律糾紛,最大限度地避免或降低經濟損失,有效地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為了更好地幫您解決訴訟問題,防止陷入法律誤區,您可以通過律師365委托當地有經驗的律師為您提供專業的法律服務,使您的合法權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
:
最低消費合法嗎?
超市規定“偷一罰十”合法嗎?
教您如何打官司之如何委托訴訟代理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如果公司拒不出具解除勞動關系證明的,勞動者可以怎么維權
2021-01-06環境侵權人對生態環境有修復責任嗎
2021-01-01辭職不批自離有工資嗎
2021-02-02中外合資商業銀行適用商業銀行法嗎
2021-02-21公司成立幾年內不能轉讓股權
2021-02-20授予專利權對新穎性有哪些認定標準
2021-02-04被騙婚需要哪些證據
2021-01-29傷殘退役軍人的撫恤金如何發放
2021-02-18對公賬戶變更法人流程有哪些
2021-01-25單位集資房什么時候能上市買賣
2021-03-23什么情況勞動合同可以中止
2021-01-30合同不到期辭退員工賠償幾個月
2020-12-30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愛人簽可以嗎
2020-12-11在什么情況下與員工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23承攬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20勞動合同和勞務協議屬于什么區別
2021-03-02勞動關系確定后可以工傷鑒定嗎
2021-03-03社保繳費基數低勞動仲裁補幾年
2020-12-17轉正后可以被辭退嗎
2021-03-12意外傷害保險承保范圍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