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內部職工勞務作業隊勞務承包糾紛發生的原因主要是勞動關系和工傷事故。
從目前來看,職工勞務作業隊所配屬的都是農民工,往往都不簽訂勞動合同。
所有用工都必須簽訂勞動合同。根據《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2005〕12號)第1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由此可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已經明確規定農民工與施工企業建立的是一種勞動關系。
不簽訂勞動合同將帶來嚴重的法律后果。由于職工勞務作業隊招用農民工的行為應視為其代表施工企業的行為,被招用的農民工應視為施工企業的職工,并與施工企業之間存在勞動關系,如果不簽訂勞動合同,根據《勞動合同法》第82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第14條第3項第2款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包工頭”的勞務分包糾紛發生的原因主要是勞動報酬和勞動關系。施工企業將工程部分項目發包給“包工頭”,勞務作業完成后結算也與“包工頭”結算,而且農民工工資一般由“包工頭”發放。一旦結算完畢,“包工頭”人走了而農民工工資沒有支付,農民工就會向施工企業追討而發生糾紛。
發包方承擔用工主體責任。根據《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2005〕12號)第4條規定:“建筑施工、礦山企業等用人單位將工程(業務)或經營權發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自然人,對該組織或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由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發包方承擔用工主體責任”。
承擔清償拖欠工資連帶責任。根據《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支付管理暫行辦法》(勞社部發[2004]22號)第七條規定:“企業應將工資直接發放給農民工本人”;第12條規定:“工程總承包企業不得將工程違反規定發包、分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個人,否則應承擔清償拖欠工資連帶責任”。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及建設部之規定,“包工頭”由于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因勞動關系用工產生的責任,由用人單位承擔;當農民工的勞動報酬被拖欠,也由企業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二、成建制的勞務分包糾紛發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
未簽訂勞務分包合同或雖然簽訂勞務分包合同但約定不明確。從嚴格意義來講,成建制的勞務分包是兩個獨立法人發生的經濟契約關系,通過合同來確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因此,一旦發生工期、質量問題,由于未簽訂勞務分包合同或雖然簽訂勞務分包合同但合同約定不明確,施工企業就很難維護自己的權益。
“包工頭”掛靠成建制企業引起的糾紛。由于項目部在勞務分包過程中,沒有認真審查對方當事人授權權限、授權資格及授權人的身份,雖然與成建制企業簽訂勞務分包合同,實質是與“包工頭”發生經濟關系,造成與第三方發生糾紛。如果項目部沒嚴格審查或疏忽審查或明知勞務分包企業無相應的資質或超過其相應資質應當承擔的勞務作業的工程量而簽訂勞務分包合同,都將被判定為無效的勞務分包合同。如果由于勞務分包企業的資質原因,造成完成的工程量不合格的,項目部所在的施工企業將獨立的向工程發包人承擔責任。如果在項目部和勞務分包企業簽訂勞務分包合同時,對資質問題或超資質范圍問題都是明知的,那么根據《合同法》58條規定:“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項目部所在的施工企業和勞務分包企業都要承擔損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萬川律師,男,1988年10月出生,華東政法大學法學專業畢業。 從2015年12月至今,執業于廣東邦昊律師事務所,加入邦昊律師團隊之前,曾在北京市金杜(廣州)律師事務所公司證券組工作,主要執業領域為證券(境內上市)、重組與改制、債券發行、公司收購與兼并、公司私募融資、新三板掛牌等。 萬川律師曾參與了數十家大中型中國境內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及外商投資企業的重組、改制、私募融資、境內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新三板掛牌項目,具體涉及到物流倉儲、商業特許經營、百貨零售業、房地產、制造業、供應鏈、醫藥及能源等。
企業貸款無法償還后果
2021-02-23醫療事故鑒定需要多少錢呢
2021-01-13軍婚和普通婚姻有什么區別
2021-01-24假合同章的合同生效嗎
2020-11-13判無期徒刑可以探監嗎
2020-12-05被脅迫結婚者如何進行救濟
2020-12-28限制民事行為人消費行為是否可撤銷
2020-12-17保障房能否提供抵押擔保
2020-12-28ETC欠費超30日將上報個人征信嗎
2020-11-11買地皮土地使用證是一定需要的嗎
2021-03-14房地產中介服務合同的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3勞動合同終止爭議的解決方式是什么
2020-12-29恢復勞動關系一裁終局是否適用
2020-12-31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內容
2021-01-02旅游保險法有哪些相關規定
2020-11-30弄清免責條款 保險合同上沒簽字鬧糾紛
2021-03-06被謀殺未指定受益人 百萬理賠金何去何從
2020-12-212015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修改草案都有哪些增改
2021-03-03保險理賠不受理通知書分別是什么
2021-02-18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