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者的行為是否誤導消費者判斷經營者的行為是否誤導消費者應以一般消費者的認知水平和識別能力為準。如果該行為足以使一般消費者發生誤解,即構成欺詐。如果該行為不足以使一般消費者發生誤解,個別消費者應證明自己確實發生誤解以主張欺詐行為的成立。經營者實施欺詐行為,一般都會造成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損害,但認定消費欺詐行為并不要求消費者有實際的損失或者損害發生,只要經營者的行為足以誤導消費者就可以被認定為欺詐。經營者是否具有實施欺詐行為的主觀故意雖然法律、法規并未明確規定構成欺詐行為必須具有主觀故意,但從文義上理解,欺詐就是掩蓋事實真相誤導消費者,“欺詐”二字本身已經揭示經營者具有主觀故意。所以,在下列6種情形下,經營者如果不能證明自己沒有欺騙、誤導消費者的故意,就屬于欺詐: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銷售偽造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或廠址、篡改生產日期的商品,銷售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商品,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銷售偽造或者冒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的商品。
如果遇到商家欺詐的情況,記得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維護自己的切身利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游樂場兒童受傷如何劃分責任
2021-02-26商標權是否可以繼承
2020-11-09法院保全費是什么意思
2021-01-05小產權房可以打官司嗎
2021-01-23欺詐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以撤銷嗎
2021-03-25私生子繼承遺產的份額是多少
2020-12-15放假多久算被迫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14單位不經本人同意調動部門違法嗎
2021-01-25勞動爭議調解協議書效力如何,有強制力嗎
2020-12-29勞動仲裁補繳養老金最多補繳幾年
2021-01-06企業團體意外險理賠內容有哪些
2021-02-07本案車輛受損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3被列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有什么權利
2020-11-28車禍后保險公司賠償問題
2021-01-29車沒保險可以上路嗎
2021-02-23交強險條例第六條怎么解釋
2020-12-26保險密度 InsuranceDensity
2021-02-24回遷房土地出讓金每次交易都要交嗎
2021-03-02什么是土地出讓金,土地出讓金如何計算
2021-02-01模擬拆遷是否可以簽字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