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詐消費者的賠償標準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務如果有欺詐行為,要對消費者進行3倍賠償,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新消法規定消費欺詐3倍賠償是獲賠的最低限度。從立法目的來看,法定懲罰性賠償僅是消費者獲得懲罰性賠償的最低限度,而非消費者獲得懲罰性賠償的最高限度。
倘若經營者與消費者明確約定更大力度的懲罰性賠償條款,不違反立法本意。
經營者的欺詐行為包括哪些
經營者在向消費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欺詐消費者行為:
(一)銷售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
(二)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使銷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
(三)銷售“處理品”、“殘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謊稱是正品的;
(四)以虛假的“清倉價”、“甩賣價”、“最低價”、“優惠價”或者其他欺騙性價格表示銷售商品的;
(五)以虛假的商品說明、商品標準、實物樣品等方式銷售商品的;
(六)不以自己的真實名稱和標記銷售商品的;
(七)采取雇傭他人等方式進行欺騙性的銷售誘導的;
(八)作虛假的現場演示和說明的;
(九)利用廣播、電視、電影、報刊等大眾傳播媒介對商品作虛假宣傳的;
(十)騙取消費者預付款的;
(十一)利用郵購銷售騙取價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約定條件提供商品的;
(十二)以虛假的“有獎銷售”、“還本銷售”等方式銷售商品的;
(十三)以其他虛假或者不正當手段欺詐消費者的行為。
從新消法的規定中可以知道,要是經營者對消費者有欺詐行為的話,那么按照規定需要對消費者進行3倍賠償,而要是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則就賠償五百元。
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律霸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因土地賠償村民阻擋施工違法嗎
2021-01-13制毒的犯罪分子會全部被判處死刑嗎
2020-12-19公司被收購原資產如何處理
2020-12-06注冊資本必須是現金嗎
2021-01-13交通事故工傷怎么認定
2020-11-24未成年簽合同無監護人簽字蓋章算生效嗎
2020-11-21廣告中說明賠償屬于要約邀請嗎
2021-03-11競業限制協議蓋公章有效嗎
2021-02-2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風險及損失案例解析
2020-11-28保險應當依法繳未簽合同應該怎么樣的
2020-12-20未盡提示、說明義務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方式是什么
2020-11-18意外保險理賠多久到賬
2021-01-31無證駕駛肇事保險公司應當賠償
2021-02-21財產保全在哪里辦
2021-02-02養老金補發
2021-01-07從保險代理人處買到不存在的保險
2020-11-25存款保險的主體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2021-02-22保險人在理賠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30高速路上追尾別人的責任需要聯系保險公司嗎
2021-01-29無證推車遇事故 保險公司免賠嗎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