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交易執法過程中的思考
工商行政管理的公平交易執法環境是指與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開展公平交易行政執法活動相關的一切事物的總和。它與工商行政管理活動息息相關,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存在及其工作開展的土壤。良好的公平交易執法環境,有利于保障公正執法,提高工作效率,推進公平交易執法管理工作順利開展;不良的公平交易執法環境,必然會使公平交易執法管理工作舉步維艱,難以開展。創造良好的依法行政環境,是實現依法行政的客觀要求,而創造良好的公平交易執法環境更是創造良好的依法行政環境關鍵。如何營造良好公平交易執法環境是擺在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公平交易執法環境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規不健全,修訂滯后。
一部分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規制定于市場經濟發展之初。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新的違法行為層出不窮,管理機制也發生了變化,而法律的修訂和完善工作滯后。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公平交易行政執法中,其基本任務就是執行法律、法規,保障市場競爭主體的各項合法權益,制止和懲處各種有礙于市場公平競爭的違法行為,維護市場的正常秩序。然而,工商行政管理法律體系還不夠完備,與之相適應的法律法規還沒有建立起來,執法過程中,反映出了不少的問題,可能數年還未修改。這勢必影響到公平交易執法依據的效力和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效能。
(二)服務、發展與執法的矛盾。
屬地保護現象嚴重,存在地方政府干預公平交易執法的現象。政府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一心一意謀發展,采取各種措施,制定優惠政策,改善投資環境,吸引外來投資。強調為地方經濟服務,只重視稅收的收入職能忽視了其它職能;強調放寬市場準入,忽視了條件和程序的把關;強調為企業服務,忽視對企業的監督管理;為招商引資、增加地方財政收入等原因疏于執法,忽視了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的營造,造成公平交易執法時舉步維艱,困難重重。地方政府要求放寬政策、降低條件,要少檢查、少罰款、少收費,使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履行職責出現了偏差,對公平交易執法工作產生很大的消極影響。特別是經濟效益好的企業,或者是在地方經濟中占有地位的企業實施了違法行為,地方政府和部門領導,時常以維護穩定、發展,建設誠信形象為名,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提要求,使行政執法的目的難以實現;通過行政命令,限制執法機關依法正常行使日常監督檢查活動等,挫傷了部分工商執法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三)公民的法律素質不高,法制觀念不強。
大多數公民的法制觀念不強,經營者、生產者不熟悉工商行政管理等法律法規,依法經營的意識淡漠,直接導致了許多違法經營行為的發生和屢禁不止,如無照經營、擅自發布戶外廣告、未亮照經營等等。違法經營將要受到處罰時,千方百計拉關系、托人情、走后門,干擾工商行政行政管理公平交易執法,甚至暴力抗法。
(四)執法水平良莠不齊,部分執法人員素質偏低。
行政執法人員素質不高,對法律、法規和規章的學習不夠,掌握不透,且缺乏必要的專業知識,對相鄰法律和相關知識了解甚少,在處理案件時定性不準,適用法律規范不當,難以適應行政執法發展的需要。部分執法人員以前從事的是非公平交易執法工作,從來沒有查辦過案件,這就導致他們不熟悉法律、法規,不懂得執法程序、執法技巧及有關查帳、取證等專業知識。因此,這一部分人在辦案過程中往往問題不斷。
(五)執法行為不規范。
執法主體是行政執法內在因素,是行政執法的關鍵,執法人員的法律素質、業務素質、思想政治素質影響著執法行為的規范性。當前在工商執法中存在四個誤區,即:重立案件,輕簡易程序案件;重大案要案,輕一般案件;重實體,輕程序;重案件數量,輕辦案質量。以上這些觀念和誤區左右或影響著行政執法,使工商執法中存在不規范行為。一是執法形象不規范。主要表現是著裝不整潔、不出示證件。二是語言不規范。主要表現是語言粗暴,沒有耐心,辦案情緒化,態度生硬。三是法律文書制作不規范。主要表現在:文書內容填寫不規范、不認真,案件材料不齊全,表達不規范,引用法律、法規不準確,不按法定程序辦案,四是作風不規范。主要表現在利用職權之便,辦人情案,以權代法。執法行為的不規范,嚴重影響了工商行政執法權威的樹立。
二、公平交易執法環境存在問題的原因
公平交易執法環境存在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們將其歸納為內部執法環境和外部執法環境。一方面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外部利益調整帶來的矛盾;另一方面是由于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內部執法行為不規范造成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立法工作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法律法規滯后。
我國的立法機關沒有能夠按照《立法法》的要求及時改變或撤銷不合法的立法,也沒有能夠及時修改和廢止不適應的法律、法規、規章,對行政法規、規章修改和廢止制度,規章、規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和定期評價制度沒有得到落實。由于立法時不可能把所有的情況都覆蓋住,也不可能把未來的事情都預料在內,使一些已經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法律、法規仍在適用。對一些不適應的法律、法規由于地方政府無權修改和廢止,報請立法機關進行修改或廢止需要的周期較長。因此,許多地方政府通過制定規范性文件來代替法律、法規的執行。
(二)地方政府本位主義思想,干預正常執法活動。
有些地方政府領導人黨性觀念不強,大局觀念淡薄,只顧局部,不顧全局;只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在經濟建設方面急功近利,不顧本地的客觀實際,不顧現階段社會政治、法制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搞政績建設和短期經濟行為。一切從本位利益出發,忽視國家利益,規避法律規定,以言代法,以權代法。同時,地方政府還沒有完全實現從管制政府走向服務政府,從權利政府走向責任政府的轉變。沒有完全樹立依法行政的理念,時常采用有悖于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行政命令配置市場資源,保護本地市場和本地企業。
(三)社會法律意識不強,增添了行政執法難度。
普法宣傳活動雖有計劃有階段的開展,全社會的法律意識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社會法律意識離依法治國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社會公眾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規了解甚少,以至于對工商行政執法不理解,甚至不支持,必然造成工商行政執法難度加大。此外,講人情、講面子等傳統觀念根深蒂固,人們在看待社會現象、處理事務,還不能完全習慣于首先從是否合法的角度來審視、判別和措置,而是首先從“利益”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存在無原則的“與人為善”觀念,對依法行政提出挑戰。
(四)執法人員素質不高,增加了依法行政的難度。
一些執法人員對依法行政的意義認識不深刻,加上工作任務繁重,在思想上不重視行政執法程序,執法中怕麻煩、圖省事,隨意簡化程序,或者規避執法程序。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度落實不力,又使這些人心存僥幸;缺乏學習、工作等的壓力和動力,不了解法律、行政基礎理論知識,掌握的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少,面對千變萬化的市場,應對能力有限,不善于運用法律手段解決現實中的問題,只好采用習慣了的傳統方法執法。此外,執法標準的可塑性,自由裁量權彈性大,也影響了法律的公正性和人們對行政執法活動的認同程度。
三、完善公平交易執法環境的對策
完善公平交易執法環境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僅靠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難以實現,需要樹立長期的思想準備,緊緊圍繞“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當、高效便民、誠實守信、權責統一”的依法行政基本要求,積極主動地努力營造寬松的公平交易執法環境。
(一)積極加強溝通,爭取理解和支持。
工商行政執法工作與地方政府及部門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政府的支持是我們順利開展執法工作的基礎,同時,工商部門的許多執法工作,也離不開相關部門的配合與協作。有些執法工作得不到政府的支持,很大程度上是這些執法工作與政府領導的考慮存在偏差。因此,開展執法活動前后,特別是大的行動前后,要多向政府匯報,多與相關部門溝通、銜接,爭取得到政府支持,部門配合,同時,注意抓住執法的重點、難點和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開展執法活動,注意加強輿論宣傳,也會容易得到社會的理解和支持。這樣才能營造良好的工商執法環境。
(二)強化普法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法律意識。
法制宣傳教育對改善行政執法環境具有重要作用,各級政府和部門都要廣泛拓寬渠道進行法制宣傳教育。抓好重點群體和社會大眾的普法宣傳教育,使重點群體提高法律意識,自覺規范自身行為,積極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努力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大環境。
(三)提高執法隊伍素質、夯實依法行政基礎。
公平交易執法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要提高公平交易執法水平,必須提高這支執法隊伍的素質,而加強學習教育是提高素質的必然途徑。重點對象首先是各級領導干部。把法律基礎知識、行政基礎知識作為領導任職必須考核的內容,通過舉辦法律知識講座等措施,不斷提高各級領導干部依法行政意識和法律知識水平,促進依法決策;其次是行政執法人員。行政執法人員法律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行政相對人乃至全社會法律意識的樹立。要針對不同的執法崗位,對行政執法人員的文化知識、法律知識層次提出不同要求,努力改善和提高行政執法隊伍的知識結構。要進一步加強行政執法人員法律知識、業務知識的培訓,提高嚴格執法、規范執法的能力和水平。要定期對行政執法人員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和執法紀律教育。通過教育,培養他們嚴格履行法定職責的自覺性,樹立廉潔奉公、嚴格執法的品質和作風。
完善工商行政管理公平交易的執法環境,需要從立法上、觀念上、執法上多個層面認真加以研究,環境完善也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一個矛盾調和的過程。只要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能夠處理好全局與局部、長遠與眼前、條條與塊塊各方面的矛盾,始終把發展作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第一要務,把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作為工商行政管理公平交易的目標,就能夠得到政府的支持,企業的支持,群眾的支持,就會營造出良好的公平交易執法環境。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該問題答案的整理,如果還有疑問,歡迎來律霸網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任曉東,畢業于河北經貿大學法學系,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石家莊市律師協會會員。自2013年從業以來,做事沉穩干練,效果顯著,在代理案件的過程中,他以深厚的專業知識、精湛的訴訟技巧和高尚的職業道德贏得了同行和當事人的好評。堅持銳意進取,不斷探索新的業務領域。目前涉及的業務領域包括普通民事訴訟代理、婚姻家事糾紛、交通事故糾紛、民間借貸糾紛、勞動糾紛、房地產開發、公司事務、建筑工程糾紛等傳統業務,也包括公司合規業務、風險投資和企業并購、破產重整、不良資產處置、資產證券化等新興業務。秉承“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執業理念,為每位當事人提供便捷、有效的法律服務
將公款借給私營企業違法嗎
2020-12-28辦理治安案件應當堅持什么原則
2021-02-12商標侵權糾紛損害賠償該怎么算
2020-11-19法院判決沒收個人財產怎樣執行
2020-12-16兒童監護權轉移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13同居關系財產的處理
2021-03-21公司可以用私人賬戶付公款嗎
2021-03-04私人建筑合同如何擬定
2020-12-23勞動合同怎么變更
2021-01-04退休人員漲工資新政策
2021-02-18達到人身意外傷害標準的應該滿足哪些要件
2021-01-22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
2020-12-14超速行駛發生事故保險公司為什么不全賠
2020-12-14工程保險費取費標準
2020-12-05保險公司管理規定是怎樣的
2020-11-22賠款準備金 ClaimReserve
2020-11-28農村土地承包的原則
2020-11-08兩類“地補”糾紛應當作為民事案件由法院立案審理
2021-02-19公司注冊地拆遷有否賠償
2020-12-07住改非和住宅拆遷哪個補償高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