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遭遇貨到付款騙局,需要及時報警處理的,構成詐騙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詐騙罪的犯罪構成要件:
1、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財產所有權。所以,不構成詐騙罪。
2、客觀要件。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從實質上說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對方產生錯誤認識是行為人的欺詐行為所致;即使對方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詐行為的成立。
3、主體要件。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4、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詐騙罪與非罪的界限
1、詐騙罪與借貸行為的界限。借款人由于某種原因,長期拖欠不還的,或者編造謊言或隱瞞真相而騙取款物,到期不能償還的,只要沒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沒有揮霍一空,不賴帳,不再弄虛作假騙人,確實打算償還的,仍屬借貸糾紛,不構成詐騙罪。
2、詐騙罪與代人購物拖欠貨款行為的界限。對以代人購買緊缺商品的名義,取走貨款,沒買到東西,又擅自挪用貨款,拖欠不還款的行為,應著重考察其真實目的、雙方的關系、事情的起因、代辦人的具體行為、拖欠的情節、后果等等,從而正確判斷其是否有非法占有的意圖。如能明確想代人購物,因故未能買到挪用仍擬歸還的,不能以詐騙罪論處。如果以代購為名,行詐騙之實,騙取大量財物,大肆揮霍,根本無意歸還,也無力歸還的,應以詐騙罪論處。
3、詐騙罪與集資辦企業因虧損躲債的界限。如果確實是集資經商辦企業,但因經營不善,虧損負債,為躲債而外出,仍屬財產債務糾紛。這同詐騙犯以集資辦企業為名,撈到錢財就逃之夭夭,以實現其非法占有的目的,有本質區別。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對于生活中常見的騙局,當事人一定要仔細分辨,不要上當。如果自己的錢財有損失的,需要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處理。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行醫致人死亡會怎么判
2021-01-31載運危險貨物的船舶應當經過哪個部門批準
2021-01-24虛假勞務派遣如何認定
2021-03-04法律援助都援助哪些對象
2021-01-19深圳注冊商標如何操作
2021-03-19結婚彩禮什么時候給
2021-01-15代書遺囑有效的條件
2021-02-04辦案機關需要外國協助送達傳票的怎么辦
2020-11-12治安處罰規定的責任年齡限制
2021-03-15房地產企業取得閑置資金利息怎么處理
2021-03-17房產中介費支付可能引起的糾紛有哪些
2021-03-14董事監事是否屬于勞動關系
2021-02-231年合同幾個月實習期
2021-01-25勞動糾紛企業能否提出仲裁
2020-12-26人身保險重復保險的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8淺析道路交通事故中保險公司應承擔的責任
2021-02-26保險船舶受損后怎樣索賠
2021-02-06什么是投保人、保險人?
2020-11-17荒山承包合同范本
2020-11-18什么是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