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官方網店不敵售假網站
根據中國消費網報道,消費者投訴稱在某網上花500多元購買到型號為AB1262的假冒某牌馬桶。根據投訴線索在某電商網站上查詢,竟然發現有70多家銷售假冒某牌衛浴產品的商鋪在正常營業。而該牌衛浴總部的負責人稱,公司一直在配合某網打假,唯一一家衛浴官方店就設在該網絡商城里。
據消費者反映,售假網店具有很高的信用度,簽署了《消費者保障服務協議》,并自稱賣的是正品。然而消費者收到貨后卻發現,產品是十足的冒牌貨,而針對消費者的投訴,商家居然承認自己銷售的產品是假貨,但拒絕賠償。
二、企業打假力不從心
當電子商務逐漸成為重要銷售渠道的今天,不少企業卻仍然在網絡銷售存在盲點。哪怕有品牌在網絡堅決捍衛權益的,對網絡售假的囂張也有些力不從心,更不要說并沒有在網絡方面投入多少注意力的品牌們了。
某品牌電子商務負責人說,“我們幾乎每天都在和某電商網站協商,每天都關閉很多網上店鋪,但打假的速度還是趕不上開店速度。”幾位消費者在今年3月初發現購買到假冒的某牌馬桶后,隨即向某網申訴,而如今售假的專營店不但沒有被關閉,又用同樣的店主信息在某網上另外開設兩家店。
三、假冒商品難界定造假證據難掌握
網絡已經逐漸成為售假的主要渠道,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它的瞬息萬變。曾有資深網購人士說道,有些售假商鋪一旦被發現,便會迅速轉移陣地,改頭換面轉戰到較小的交易平臺,而其售假記錄也隨即被淹沒。
正如時尚界多如牛毛的“抄襲”一樣,一件商品如果僅僅只是外形上類似某另一品牌商品,則很難界定它的性質到底是“惡意侵權”還是只是“相像”而并不能構成銷售假冒商品的罪名,除了那些大肆將別家品牌標志名稱堂而皇之的印在假冒貨上的以外。
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應核驗并定期審查通過其平臺銷售商品者或提供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配合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其平臺上的商品或服務質量進行抽查檢驗,對于已經查證屬實的利用平臺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應及時采取斷開鏈接、強制下架、公開曝光等措施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另一方面,加大法制宣傳力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司法賠償案件必須組成合議庭嗎
2020-12-19非法行醫致人死亡會怎么判
2021-01-31兩個公司成為采購供應商的形式是什么
2021-02-10有限公司減資需要驗資嗎
2021-03-09商鋪使用權抵押合同怎么寫
2021-02-13服刑人員假釋考驗期內應遵守哪些規定
2021-03-11如何保障老年人的婚姻自由權?
2020-12-25房屋保全之后如何處理
2020-12-13勞動關系客體包括什么
2021-03-18勞務派遣資質是否全國有效
2021-02-10用人單位通過怎樣的程序才能實施經濟性裁員
2020-11-16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代位求償權案例評析
2020-11-26免責條款不成立保險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11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是否受理決定的期限
2021-03-18保險公司對牙齒的賠償標準規定
2021-03-03摩托車沒有保險發生事故有多少責任
2021-01-27保險受益人指定和法定有什么區別
2021-03-13保險法調整范圍有哪些
2021-03-03什么是保險公估人及認定標準
2021-03-19被保險人或投保人保戶須知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