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個人信息知情權如何法律保護
(一)立法保護
1、確立公民個人信息權。目前,我國對個人信息權并沒有明確的法律條款加以保護,只是在憲法民法中以及其它法律中以人格尊嚴、名譽權、姓名權、隱私權等形式予以間接保護,使個人信息權權利歸屬不明確,大量的個人信息侵權行為得不到法律救濟,這不僅削弱了對個人信息權的保護,也影響了其它法律法規對個人信息權的規定。因此應首先在民法中確立個人信息權,為其它法律提供保護的基礎。
2、出臺專項立法。建立我國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律體系不僅需要有未來的民法典的基本原則和基本規定作指導,而且還需要專項立法對個人信息權予以細致的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專家建議稿的出臺讓人們看到了希望,但由于此部法律牽涉的問題太多,出臺可能還要一段時間。
3、修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確立消費者個人信息知情權,增加經營者保護消費者信息資料的義務。在《消法》第十六條至第二十五條經營者義務中,增加經營者保護消費者信息資料的義務,經營者對于在經營活動中知悉的消費者的信息資料,應當采取嚴密的保護措施,非經消費者許可或依法律規定,不得泄露。
(二)行業自律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的重點還應在于對商家的監控
消費者個人信息知情權是消費者與經營者之間基于合同關系或者其他利害關系而產生的私權利,其實現有賴于商家履行保護用戶信息的義務。因此,應支持行業協會、企業和個人的個人信息保護舉措,對商家違法披露和泄露用戶個人信息的行為予以批評、披露、舉報給執法機構后給予商家處罰,營造良好社會環境
(三)消費者自我保護公民應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在被要求填寫個人資料時應問明這些個人資料的用途及使用后的處理情況,并且注意避免泄露私人資料,如必須填寫,則要求對方提供保密承諾。不參加需要提供個人資料的商場促銷活動或調查;不在網上隨意公開姓名、出生日期、電話號碼等個人資料
以上內容就是小編對“消費者個人信息知情權如何法律保護”問題進行的解答,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人身損害賠償協議書范本
2021-02-15保全房屋抵押房照不是原告的可以嗎
2021-01-07如果抵押物沒登記合同有效嗎
2020-12-20一般保證期間如何起算
2021-01-20兒童監護權轉移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13拿別人銀行卡取錢算盜竊嗎
2020-11-12合同撕毀后還有效嗎
2020-11-28房屋中介費可要求退還嗎
2020-12-20中介不退錢去哪里投訴
2020-12-18提前離職扣工資嗎
2021-02-25勞動合同主體變更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3-08實習期算不算正式員工
2020-11-26購買交通意外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7關于人身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17什么是投保單
2021-02-13保險合同是諾成合同嗎
2021-03-02投保人代替被保險人簽名這份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20有關保險的"法律常識"
2021-01-28代簽名人身保險保單法律效力問題研究
2021-02-14該案中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