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欺詐消費者必須有損失才賠償嗎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如果沒有造成損失的,一般是得不到賠償的,但可以對經營者進行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定賠償損失,并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二、消費欺詐構成要件
(1)欺詐人有欺詐的故意。欺詐的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陳述是虛偽的,并會導致對方陷入錯誤認識,而希望或放縱這種結果的發生。欺詐的故意包括兩方面:一是陳述虛偽事實的故意;二是誘使他人陷入錯誤認識的故意。
(2)欺詐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是指欺詐人故意陳述錯誤事實或故意隱瞞真實情況使他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故意陳述錯誤事實和故意隱瞞真實情況是構成欺詐行為的兩個方面。故意陳述錯誤事實的行為,例如將假冒偽劣商品說成質優價廉。
(3)被欺詐人因欺詐而陷入錯誤。所謂錯誤,是指對合同內容及其他重要情況的認識缺陷。構成欺詐,一般必須是被欺詐人的錯誤認識與欺詐人的欺詐行為之間具有因果關系。
(4)被欺詐人因錯誤而為意思表示。如果被欺詐人的意思表示并不是因欺詐行為而作出的,也不構成欺詐。這表明被欺詐人的意思表示與欺詐行為之間具有因果聯系。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如果沒有造成損失的,一般是得不到賠償的,但可以對經營者進行處罰。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生效勞動爭議仲裁裁決書如何進行救濟
2021-02-09醫療事故賠償申請
2020-12-18有過工傷的是不能再辭退嗎
2020-11-14庭審質證需要注意什么問題呢
2020-11-28外商投資法中的13條稱的特殊經濟區域是什么
2021-03-07馳名商標侵權的情形
2020-12-11重點交通違法行為包括了哪幾條
2020-12-26學生做臨時工老板不給錢犯法嗎
2021-01-30收集婚外情離婚賠償證據的方式
2021-02-28判決書是否屬于個人隱私
2020-12-11交通違法記錄與個人信用掛鉤嗎
2020-12-02公司建立了工會可以解散嗎
2021-01-04繼承人滿足何種條件才能參與繼承
2021-01-13離婚時房子如何分割,離婚公租房怎么分割?
2021-03-07非居住房屋拆遷貨幣補償金額如何確定
2021-02-09競業限制期限是多久
2021-03-08員工曠工多久算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17將工程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1-15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員工被裁員的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16試用期的特殊規定有哪些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