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拘役期間是否能進行探視
一、拘役期間是否可以探視
拘役期間一般不可以探視。在執行期間,被判處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兩天。《刑事》第四十二條規定:拘役的期限,為一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刑法》第四十三條規定:被判處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機關就近執行。在執行期間,被判處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兩天;參加勞動的,可以酌量發給報酬。
二、拘役是怎樣執行的
拘役犯刑期由公安機關執行,不押送監獄收監強制執行勞動改造,主要是體現分管分教,致其惡習得到較好的校正而不受犯罪惡性較大的有期徒刑罪犯的感染。在刑期執行期間,刑法還規定準許其每月回家與親人團聚一至二天,除讓其深刻體會自由與親情的可貴、從而深省自己所犯罪行的社會危害性、加速其改造的自覺性外,還體現出刑法的人性和廣泛的社會監督作用。拘役犯雖然被剝奪人身自由、強制勞動改造,但與有期徒刑、無期徒刑被剝奪自由強制勞動改造不一樣,體現在執行機關不是監獄,其次其參加勞動,可酌情獲得報酬。拘役期限為一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數罪并罰不得超過一年。被判拘役,刑期從人民法院的判決之日起生效,但在宣判前被先行羈押的,其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看完上文的內容后,我們知道對于被判處拘役的犯罪分子而言,由于其刑期比較短,并且在服刑期間是允許回家的,因此一般不能進行探視。如果您需要更多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張達鴻律師,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律師、中華律師協會會員、廣州律師協會會員,現任廣東安國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從事法律工作近十年,具有豐富的訴訟和非訴的經驗。擅長處理勞動爭議、交通事故、合同糾紛、房產糾紛、婚姻家庭、公司股權并購及各類刑事案件。自執業以來,承辦過包括刑事、民事、經濟合同、勞動爭議在內的各類典型案件,同時兼任多家企業常年法律顧問。經辦的刑事案件中,有多人被取保候審或被宣告緩刑;在經濟合同事務以及債權債務方面,從事法律成功的為當事人追回多催不還的欠款以及貨款;在勞動工傷方面,為勞動者追回拖欠的工資、加班費、經濟補償金、賠償金,工傷事故方面,抓住關鍵點,成功為當事人申請認定為工傷,實現勞動者的權益最大化。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過失犯罪一定會承擔刑事責任嗎
2020-11-11同業拆借業務應遵循怎樣的規則
2020-12-17原產地標記權屬于知識產權嗎
2020-12-10追尾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02遺產放棄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11在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2-24試用期解聘賠償是試用期工資還是轉正后的工資
2021-01-25實習期間公司解散需要賠償嗎
2021-02-13實習期企業解聘員工怎么補償
2020-12-24勞務外包營改增如何繳納
2020-11-20機動車免除責任的確定有哪些標準
2021-03-02因產品責任提起訴訟后應當提供的證據是什么
2021-01-18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0保險合同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7保險合同條款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9公眾責任保險理賠時需要提供什么
2021-02-07醉酒駕駛保險公司是否賠付
2021-01-18如何認定第三者損害
2020-11-25改裝汽車應怎樣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04個人協議出讓國有土地違法嗎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