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
偷稅漏稅
偷稅罪
偷稅罪是一種故意犯罪行為,表現為行為人明知自己有納稅的義務,而采取種種手段,達到不繳或少繳稅款的行為。行為人偷稅的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必須出于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或已扣、已收稅款的目的。過失行為導致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的不成立本罪。偷稅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采取欺騙、隱瞞等各種手段不繳或少繳應納稅款或已扣、已收稅款。
漏稅
漏稅是由于行為人對稅收規定、財務會計制度不了解,或由于疏忽大意漏報應稅項目等過失行為,而導致不繳或少繳應納稅款的行為。
相同和區別
偷稅罪與漏稅在客觀方面的表現有相同之處,都是造成了不繳或少繳應納稅款的結果。但兩者有著本質區別,即在行為人的主觀方面,偷稅罪是一種故意犯罪,其主觀惡性大,為了達到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的目的,不惜損害國家利益,具有較大的社會危害性。而漏稅是一種主觀過失,主觀上沒有犯罪的故意,其主觀惡性小,所以不能以犯罪論。
納稅人進行偷稅活動,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偷稅數額在一萬元以上,并且偷稅數額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的百分之十以上的;
2、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準,但因偷稅受過行政處罰二次以上,又偷稅的。
偷稅與逃稅的區別
偷稅是指納稅人以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為目的,采取各種不公開的手段,隱瞞真實情況,欺騙稅務機關的行為。
按照新《稅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偷稅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偽造(設立虛假的賬薄、記賬憑證)、變造(對賬簿、記賬憑證進行挖補、涂改等)、隱匿和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
二是在賬簿上多列支出(以沖抵或減少實際收入)或者不列、少列收入;
三是不按照規定辦理納稅申報,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仍然拒不申報;四是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即在納稅申報過程中制造虛假情況,比如不如實填寫或者提供納稅申報表、財務會計報表及其他的納稅資料等。
逃稅是指納稅人欠繳應納稅款,采取轉移或者隱匿財產的手段,致使稅務機關無法追繳欠繳稅款的行為。
這種行為有以下特征:納稅人必須有欠繳稅款的事實,即在稅務機關核定的期限內沒有按時繳納稅款。同時,納稅人有轉移、隱匿財產的行為,并且這一行為產生了稅務機關無法追繳欠稅款的后果。
律霸網上面還有律師長期駐留,有任何偷稅漏稅法律相關的問題,可以直接在線咨詢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侵權經銷商有責任嗎
2021-01-21交警穿便衣可以執法嗎
2021-01-14勞動合同終止賠償金
2020-11-15民法典草案變化:無人照料的“被監護人”誰來保護
2021-01-01公司合同書上寫著半年內離職扣工資合法嗎
2020-11-19老師打破學生頭,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29變更勞動合同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1-28解除合同經濟補償應該如何支付
2021-01-06雇傭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9寒暑假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2-09用工備案的用工形式是什么意思
2021-02-13退休離職有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16浙江省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放
2021-02-27運輸途中瓷器毀損由誰承擔責任
2020-11-23因罷工飛機航班取消轉機一天怎么賠償
2021-02-20格式條款解釋規則在保險合同中的適用
2020-12-11非營業車輛進行營業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免責?
2021-03-24保險費交清與本保險合同是否生效
2021-01-29超速行駛發生事故保險公司為什么不全賠
2020-12-14打瞌睡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