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犯可免除死刑的情況是什么
1、依據法律規定,不足以判處死刑的
2、具有法定減輕、從輕情節,被從輕、減輕處理的。
犯罪分子在有某些法律規定的從輕、減輕情節的時候,可以給犯罪分子略輕一格的處罰。如本來應該判處死刑的,但因要從輕處罰,就輕一格,判處死刑緩期執行,這樣就可以免于一死。
還有正當防衛,也屬于此類情況,但正當防衛的認定,界限至今不是很清楚。
3、未成年人、精神病人不適用死刑。又聾又啞的人,減輕處罰。
《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而對于精神病人而言,同樣是不判處死刑。《刑法》第十八條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4、有立功表現的犯人,也可以免除死刑。
依據《刑法》第六十八條的規定:“犯罪分子有揭發他人犯罪行為,查證屬實的,或者提供重要線索,從而得以偵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現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現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所以,有的犯罪分子,在被關押后,至臨刑前,可以通過檢舉他人犯罪事實,達到立功表現,以減輕對自己的刑罰處罰。
但需要注意,這種檢舉必須及早檢舉,因為需要公安機關一定的時間進行落實,只有在屬實的情況下,才起作用。如果在檢舉后、臨刑前,公安機關對檢舉行為還沒有落實的話,就不起作用了。
5、在受害人有過錯的情況下,可以減輕被告人的過錯和罪責。
上文具體介紹了什么情況可以免除死刑。相信大家大概知道在故意殺人的犯罪情節比較嚴重時,一定會對犯罪分子處以死刑。但有些情況,對犯罪分子是可以免除死刑。刑事責任可以免除死刑,但民事賠償責任是不能免除的,就造成的損害,必須要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賠償。更多相關法律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房屋買賣違約訴訟流程
2021-02-16擬設中外合資銀行, 外方主要股東因具備的條件
2021-01-08利用區塊鏈信息服務從事違法活動如何處罰
2020-12-09專利轉讓過程中合同須約定的事項有哪些
2021-02-25解約定金必須約定嗎
2021-01-12非直系親屬之間可以贈予嗎
2021-02-21結婚程序有瑕疵如何處理
2021-03-19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定罪如何確定管轄
2021-03-13個人征信失信會影響子女嗎
2020-11-09離婚后隱藏財產的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0-12-29停發的傷殘撫恤金可以補發嗎
2021-03-16債務人在債權轉讓時的抗辯權的規定
2020-11-25物保人承擔的締約過失責任
2020-11-10別墅地皮可買賣建房嗎
2021-01-15佛山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的前提需要哪些
2020-11-18企業要求合同變更,員工不同意如何處理
2020-11-25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簽是否有補償呢
2021-02-12保密協議如何無效
2021-02-24第三人代為履行后怎么追償
2020-11-13試用期離職扣除成本培訓費違法嗎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