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失物的條件
(1)須占有人喪失占有;
(2)占有喪失非出于占有人自身意思,占有人如果故意放棄占有,則為所有權的拋棄行為,將作無主物處理。占有輔助人或直接占有人未經主人同意,私自拋棄動產,應認定為非出己意喪失占有,仍構成遺失物;
(3)須現無人占有,如果物品已由他人占有,則不能構成遺失物,如盜竊物品不能構成遺失物;
(4)丟失的須為動產且非無主。
不動產的屬性決定了不能丟失,所以,遺失物只能是動產。由于動產不是基于所有人的意思而喪失占有,因此,不是拋棄物,而是有主物。遺失物被拾得人拾得后,就在遺失人和拾得人之間形成一種法律關系,拾得人是基于拾得行為而取得遺失物占有的人,拾得行為為發現遺失物并實施占有的行為,拾得行為不要求行為人具有行為能力。拾得人拾得遺失物以后,負有通知所有人、遺失人或者其他有受領權的人,并將遺失物返還的義務。在遺失物返還和交付之前,拾得人還有依據善良管理人標準予以妥善保管的義務。
依《民通意見》第94條的規定,拾得物滅失、毀損,拾得人沒有故意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拾得人將拾得物據為己有,拒不返還而引起訴訟的,按照侵權之訴處理。拾得人拒不返還在實踐中有兩種情況:一是拾得人拾得遺失物后,未將遺失物據為已有,只是在失主要求返還時,拾得人予以拒絕;二是拾得人自始、公然將始得物據為已有,并拒不返還。不論前者,還是后者,拾得人均應承擔侵權的法律后果。
拾得人是否享有報酬請求權,我國立法暫無明定。理論上有肯定和否定兩種觀點。肯定說認為,世界多數國家都有關于報酬請求權的規定,傳統的拾金不昧上升到法律規定的做法忽視了雙方實際利益的平衡,影響了法律規則實際發揮效力;否定說認為,拾金不昧是我國的優秀傳統道德,如規定報酬請求權,不利于弘揚美德。但從社會實際和法律的制度價值考慮,是有規定拾得人報酬請求權的必要。我國的社會形態已轉化為以利益為核心的市場經濟形態,既然承認以利益為核心,賦予拾得人報酬請求權能夠為遺失物的返還提供激勵機制。從而有利于進一步化解社會矛盾,減少糾紛,同時,報酬請求權的規定也不會使失主損失過多的利益,甚至對失主更為有利。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解決的有關遺失物條件的問題,相信從小編的文章當中您一定了解到了,遺失物是指原本的所有人沒有了所有權,還有這東西必須是無主物,必須為動產才可以。所以說,無主物可以是遺失物,但遺失物不一定是無主物。希望小編的文章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存在相關的問題,或者其它的法律知識,歡迎您咨詢律霸網的專業律師,他們會給您最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腦震蕩能評傷殘嗎
2020-12-06監事會怎樣設置
2020-12-19機動車未經登記是否取得物權
2020-12-20實際住房面積比老宅基證面積小怎么辦
2021-01-30婚姻自由的行使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
2021-02-08新婚姻法離婚條件有哪些
2021-03-24二審維持原判多久才可以生效
2020-12-27民事發回重審幾次為限
2021-01-15房地產中介的收費標準
2020-12-11關于當前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實務問題座談紀要
2021-01-16雙方當事人在發院達成調解協議 一方不履行咋辦
2020-11-29對工傷認定不服可申請仲裁嗎
2021-02-11建筑工程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20交保險沒簽合同被辭退或調崗怎么辦
2020-12-21保險合同的非要物性是什么意思
2021-03-10保險合同成立后投保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0-11-21人身保險的保險金額是由投保人承擔嗎
2020-11-15對方全責保險理賠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6未經這幾項程序,政府有權將你的房子作為違建拆除嗎
2020-12-09什么是拆遷補償款截留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