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復核程序與死刑復核權是什么
一、死刑復核程序
死刑復核程序是指對被告人判處死刑的案件,由有權的人民法院進行復核,以決定是否核準死刑判決并執行死刑所應當遵循的程序。死刑復核程序是我國刑事訴訟中的一項特別程序,其特別之處可歸納如下:
1、死刑復核程序僅適用于被判處死刑立即執行和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案件;
2、對此類案件不實行兩審終審制,即使經過了第二審程序,其作出的裁判也不是生效裁判,而是必須經過死刑復核程序之后裁判才發生法律效力(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判除外);
3、死刑復核程序的啟動完全是自動的,不需要當事人的推動,也不需要人民檢察院的抗訴;
4、死刑復核權的主體是特定的,即最高人民法院和被授權的高級人民法院。
二、死刑復核權及其演變
死刑復核權是指對死刑的判決和裁定進行復核的權限。自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通過以來,我國死刑復核權經歷了一個變化的過程,具體如下:
1、1954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第11條第5款規定,死刑案件的判決和裁定,一般由高級人民法院核準后執行,但在當事人對高級人民法院死刑案件終審裁定不服,申請最高人民法院復核的,最高人民法院應當復核。
2、1957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的決議規定:“今后一切死刑案件,都由最高人民法院判決或者核準。”從而實現了最高人民法院核準死刑的第一次回收。
3、1979年《刑事訴訟法》規定,判處死刑立即執行案件的核準權由最高人民法院行使;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案件核準權由高級人民法院行使;
4、1980年2月12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3次會議決定在1980年對現行的殺人、強奸、搶劫、放火等犯有嚴重罪行應當判處死刑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可以授權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核準;根據這一決定,最高人民法院于1980年3月18日下發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對幾類現行犯授權高級人民法院核準死刑的若干具體規定的通知》,授權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核準部分死刑案件;
5、1981年5月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9次會議通過了《關于死刑案件核準問題的決定》,規定除反革命和貪污等判處死刑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外,在1981-1983年之間對殺人、搶劫、強奸、放火、投毒、決水和破壞交通、電力設備等罪行,由高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或者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死刑,被告人不上訴的,不必報最高人民法院核準。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建議咨詢專業的意見,詢問律霸網的專業律師來處理,以最大限度的維護自身的和合法權益,保護你的利益不受傷害。如果你有不了解的地方。也可以查找相關的法條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未履行可否解除
2020-11-23腹腔鏡術后三天死亡如何維權
2021-02-20土地抵押貸款到期已還檔案是否可以銷毀
2021-01-05工傷醫藥費幾個月可以報
2020-12-13發生交通事故后如何進行傷殘鑒定
2020-12-25交通事故車輛保全后怎么辦
2021-03-15同一交通事故兩個受損失的可以同案起訴嗎
2020-11-13合伙人的身份在什么情況下發生繼承
2021-03-17效力待定合同怎么補救
2021-02-13p2p對于借款協議有法律責任嗎
2021-01-23如何中止對方探望孩子
2020-11-10家庭暴力如何處罰是怎么樣的
2021-01-23政府回購房買賣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2成都房屋中介租房收費是多少
2021-02-15公司申請破產不給員工補償是否合法
2020-12-06產品責任險與職業責任險的區別詳解
2021-01-21交通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10什么叫做追償
2020-12-04公證保險賠償索賠注意事項
2021-01-02保險代理人的業務范圍是什么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