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抵銷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具體法定抵消的法律效力,如下所述:
1、因為主張抵銷,自抵銷權發生時(學說上稱為抵銷適狀)起就消滅的債務,不再發生支付利息的債務。如果在抵銷權發生后一方債務人已向對方支付利息,嗣后因抵銷而使債的關系消滅,則對方所受領的利息即屬于不當得利,可請求予以返還。
2、因為主張抵銷,自抵銷權發生時起就消滅的債務,不發生債務人遲延責任,如為債務遲延而給付遲延利息,可依不當得利之規定請求返還;自抵銷權發生時起,債務人的違約金債務也歸于消滅。比如甲乙雙方在買賣合同中約定,如果乙遲延付款則按日千分之五支付違約金。如果乙自5月2日起對于8萬元的價款債務履行遲延,而自5月10日起,乙對甲享有的一筆10萬元的金錢債權到了履行期,則自5月10日起,出現抵銷適狀的情形,發生了抵銷權。
如果乙主張抵銷,則自5月10日起,不再對8萬元價款發生履行遲延的違約金,5月2日到5月9日的違約金,仍須支付。如果乙是在8月1日才主張抵銷,而應對方的要求,已經對自己的遲延付款支付了違約金時,則對于5月10日以后的違約金部分,因為乙主張抵銷且抵銷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則構成不當得利,可以請求甲予以返還。
3、由于為抵銷的意思表示時,以抵銷權的存在為必要,如果因清償等原因使抵銷權歸于消滅,則縱然再為抵銷的意思表示,亦不發生抵銷的效力。比如,甲乙雖一度互負金錢債務20萬元,且均屆履行期,如果甲履行了債務,則其債務已因此而歸于消滅,雙方的抵銷權也因此而消滅,乙便無權再主張抵銷。
法定抵銷的依據是什么
債務法定抵銷限定:相關法律限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九條 當事人互負到時債務,該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任何一方能夠將自己的債務與另一方的債務抵銷,但依照法律限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質不得抵銷的除外。當事人主張抵銷的,應當通知另一方。通知自到達另一方時奏效。抵銷不得附要求或者附時限。第一百條 當事人互欠債務,標的物種類、品質不相同的,經兩方商量一致,也能夠抵銷。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法定抵銷的法律效力和依據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當事人進行法定抵消的,必須要滿足規定的條件才可以,否則抵消行為就有可能被認定為無效,此時對當事人而言都是不利的。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拖欠農民工工資新規定
2021-02-10肇事司機逃逸如何處理
2020-12-16超市售假工商局如何處罰
2021-02-03監護職責可否委托他人行使
2020-12-22應該如何挑選房屋中介
2020-11-26試用期社保按工資的80%作基數繳納是否合法
2021-03-03購買壽險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產品責任險與雇主責任保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15推薦最佳車險方案
2021-03-01保險欺詐可以行政仲裁嗎
2020-11-07違反保險合同應承擔哪些責任
2021-01-07司機酒駕出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0-12-08車輛自燃險有必要買嗎
2021-03-24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關于印發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海外機構管理暫行規定等四個管理辦法的通知內容是什么
2021-01-20員工食堂承包合同
2020-12-21掛靠經營和內部承包
2020-12-12國有土地出讓后能收回嗎
2021-03-172020年房屋拆遷賠償標準是多少以及補償方式
2020-12-25房地產開發企業向被拆遷業主交付還建房如何計算繳納增值稅
2021-03-15父母是否可以隨意處置未成年人的房產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