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細則有什么重要意義?
工程質量管理是指為保證和提高工程質量,運用一整套質量管理體系、手段和方法所進行的系統管理活動。 工程質量好與壞,是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工程項目建設,投資大,建成及使用時期長,只有合乎質量標準,才能投入生產和交付使用,發揮投資效益,結合專業技術、經營管理和數理統計,滿足社會需要。世界上許多國家對工程質量的要求,都有一套嚴密的監督檢查辦法。在中國,自1984年開始,改變了長期以來由生產 者自我評定工程質量的做法,實行企業自我監督和社會監督相結合,大力加強社會監督。運用一整套質量管理體系、手段和方法所進行的系統管理活動。 抓項目質量管理包含兩個層次:一是企業層次,二是項目層次。以下就兩個層次分別談一談對抓項目質量管理的認識。
1 抓項目質量管理必須覆蓋所有的工程項目
2 抓項目質量必須注重質量保證體系覆蓋工程施工的全過程
3 抓項目質量必須實行目標管理和質量預控
4 抓項目質量必須安排好交叉作業,注重細部處理和成品保護
成品保護在細部處理施工階段尤為重要,要在一開始就制定措施,落實責任人,做好有利于成品保護的交叉作業安排,防止相互破壞或污染,減少翻修或返工損失,確保工程質量目標的實現。
二、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細則部分內容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建設工程質量的管理,保證建設工程質量,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建設工程的新建、擴建、改建等有關活動及實施對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必須遵守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建設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線路管道和設備安裝工程及裝修工程。
第三條
建設單位、勘察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工程監理單位依法對建設工程質量負責。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對建設工程質量的監督管理。
第五條
從事建設工程活動,必須嚴格執行基本建設程序,堅持先勘察、后設計、再施工的原則。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不得超越權限審批建設項目或者擅自簡化基本建設程序。
第六條
國家鼓勵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方法,提高建設工程質量。
第二章 建設單位的質量責任和義務
第七條
建設單位應當將工程發包給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單位。
建設單位不得將建設工程肢解發包。
第八條
建設單位應當依法對工程建設項目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以及與工程建設有關的重要設備、材料等的采購進行招標。
第九條
建設單位必須向有關的勘察、設計、施工、工程監理等單位提供與建設工程有關的原始資料。
原始資料必須真實、準確、齊全。
第十條
建設工程發包單位不得迫使承包方以低于成本的價格競標,不得任意壓縮合理工期。
建設單位不得明示或者暗示設計單位或者施工單位違反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降低建設工程質量。
第十一條
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制定。 [1]
第十二條
實行監理的建設工程,建設單位應當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工程監理單位進行監理,也可以委托具有工程監理相應資質等級并與被監理工程的施工承包單位沒有隸屬關系或者其他利害關系的該工程的設計單位進行監理。
下列建設工程必須實行監理:
(一)國家重點建設工程;
(二)大中型公用事業工程;
(三)成片開發建設的住宅小區工程;
(四)利用外國政府或者國際組織貸款、援助資金的工程;
(五)國家規定必須實行監理的其他工程。
工程質量的管理有史以來都是被關注的對象,質量控制管理是每一個工程工作人員的職責所在,質量的好壞來源于每個人對工作的認真態度。因此,工程質量與工作人員是共同成就的,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應當認真工作,注重每一個細節,嚴格按照工作程序工作。
工程質量檢驗制度包括哪些內容?
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的處罰規定
裝修材料不合格與裝飾工程質量驗收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拆遷紅線范圍內的房屋能否加蓋加建
2021-03-20電動車過渡號牌能用多久
2020-12-24事實婚姻關系的處理方式
2020-12-31責任認定書屬于結案嗎
2020-11-22逮捕后法院多久才判刑
2021-02-03被贈與有戶口限制嗎
2020-12-07瞞著寫首付贈與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4督促程序標的費用
2020-11-12申請回避必須暫停審理嗎
2021-01-31準予離婚調解書不服怎么辦
2020-12-22拆遷賠償房產能否抵押貸款
2020-12-28食堂承包合同印花稅是否需要交納
2020-12-30主合同無效補充合同有效嗎
2021-03-22劃撥用地手續有哪些
2021-01-17未簽訂勞動合同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17哺乳期可以做勞動合同變更嗎
2020-11-15簽派遣勞務合同應該注意什么區別
2020-12-05正式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0-12-30違反壽險免責條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0-12-31壽險索賠指南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