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所有的詐騙行為都會被立案偵查,只要行為人的詐騙行為達到一定程度,才會被我國偵查機關立案偵查,那么,詐騙罪的刑事立案標準是什么呢?下面,我們律霸小編馬上在下文為大家具體介紹。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的有關規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個人詐騙公私財物,數額在5000元至2萬元以上的;
2.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單位名義實施詐騙,詐騙所得歸單位所有,數額在5萬元至20萬元以上的。
本罪是1997年刑法新增設的罪名。
刑法第22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1)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
(5)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本罪既可以由個人實施,也可以由單位實施,因此,只要單位或者個人進行合同詐騙,騙取的財物達到“數額較大”的標準,就構成犯罪,依法追究單位或者個人的刑事責任。
立案標準的第1種情形,“個人詐騙公私財物,數額在5000元至2萬元以以上”,應當立案追究。這主要是指個人實施刑法第224條規定的合同詐騙的五種情形之一,詐騙他人財物累計數額達到5000元至2萬元以上的。
立案標準的第2種情形,“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單位名義實施詐騙,詐騙所得歸單位所有,數額在5萬元至20萬元以上的”,應當立案追究。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進行保險詐騙活動,涉嫌下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個人進行保險詐騙,數額在1萬元以上的;
2.單位進行保險詐騙,數額在5萬元以上的。
以上內容就是我們關于詐騙罪刑事立案標準是什么的法律解答,由上文可知,當個人詐騙公私財物達到五千以上,該人的行為就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如果你對此還有其他疑問,歡迎你及時咨詢我們律霸,我們將盡快為您具體介紹相關內容。
合同詐騙罪管轄如何確定
怎樣構成詐騙罪,要件是什么
合同詐騙罪的定罪量刑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企業工齡工資能取消嗎
2020-12-27企業怎么防止股權收購
2021-01-28交通事故鑒定車速能否按超速處罰
2020-11-23支票日期填寫規定
2021-01-19擔保法是如何規定保證人追償權的
2020-11-28申請強制執行能否同時申請將對方列入失信人員名單
2020-12-06怎么可以提高孩子的撫養費用?
2021-01-01房產繼承糾紛的解決方法有什么
2021-02-12按揭的房產可以贈與未成年兒子嗎
2021-01-12如何預防員工不辭而別
2021-02-10實習協議有效力嗎
2021-02-17用人單位使用勞務人員有哪些規定
2021-03-17勞動仲裁中怎樣確定補償
2021-02-12人壽保險的受益人是誰,人壽保險該怎么理賠
2021-02-08農村自住建房傷亡賠償案件分析及對策有哪些
2020-12-11產品責任險能否強制執行
2020-11-16航班延誤乘客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3-082020人壽保險合同樣本
2021-01-0620天買230萬保險 一男子連續投保后神秘死亡
2021-03-16疲勞駕駛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