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訟要講證據,證據要有權威性和說服力,司法鑒定提供了這樣一種方法,經過鑒定的結果真實可靠,而且很專業,這是因為司法鑒定有著嚴謹的程序,法律上也對司法鑒定程序做出了規定,律霸的小編整理了司法鑒定的主要程序,請閱讀下文。
一、委托
1、司法鑒定機構接受司法機關、仲裁機構的司法鑒定委托。
2、在訴訟案件中,在當事人負有舉證責任的情況下,司法鑒定機構也可以接受當事人的司法鑒定委托。當事人委托司法鑒定時一般通過律師事務所進行。
二、受理
司法鑒定機構收到委托書后,應對委托人的委托事項進行審核,并作出如下決定:
1、對于符合受理條件的,能夠即時決定受理的,司法鑒定機構應當與委托人簽訂《司法鑒定委托受理合同》;
2、不能即時決定受理的,應當向委托人出具《司法鑒定委托材料收領單》,在收領委托材料之日起7日內對是否受理作出決定;
3、對于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決定不予受理的,應當退回鑒定材料并向委托人說明明理由;
4、對于函件委托的,司法鑒定機構應當在收到函件之日起7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書面答復。
三、初次鑒定
鑒定機構受理案件后,應當指派具有社會專業司法鑒定資格的人員承擔鑒定工作,同一鑒定事項應當由兩名具有社會專業司法鑒定資格的人員進行。
四、補充鑒定
司法鑒定機構接受委托進行補充鑒定,應當對委托人請求的事項進行審查,不屬《司法鑒定程序通則》第三十條規定的情形,社會專業司法鑒定機構應當向委托人說明情況,并退回委托書。補充鑒定符合《司法鑒定程序通則》第三十一條規定的情形,社會專業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指定原鑒定人進行,也可以指派其他社會專業司法鑒定人進行,補充鑒定文書是原鑒定文書的組成部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接受委托,進行補充鑒定:
(1)發現新的相關鑒定材料;(2)原鑒定項目有遺漏。
五、重新鑒定
對重新鑒定,專業司法鑒定機構應當要求委托人提供與原鑒定材料相同的材料。重新鑒定仍在原社會專業司法鑒定機構進行的,不能由原鑒定人承辦重新鑒定的事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接受委托,進行重新鑒定:
(1)司法鑒定機構、司法鑒定人超越司法鑒定業務范圍或者執業類別進行鑒定的;
(2)送鑒的材料虛假或者失實的;
(3)原鑒定使用的標準、方法或者儀器設備不當,導致原鑒定結論不科學、不準確的;
(4)原鑒定結論與其他證據有矛盾的;
(5)原司法鑒定人應當回避而沒有回避的;
(6)原司法鑒定人因過錯出具錯誤鑒定結論的;
六、復核鑒定
對鑒定結論有異議需進行復核鑒定的,其他資質較高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接受委托,進行復核鑒定。復核鑒定除需提交鑒定材料外,還應提交原司法鑒定文書。
七、司法鑒定文書的出具
司法鑒定人完成社會專業司法鑒定工作后,應當出具司法鑒定文書。社會專業司法鑒定文書的制作應當符合《司法鑒定程序通則》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第四十二條規定的要求。司法鑒定文書正本一式三份,其中一份交委托人,兩份由司法鑒定機構存檔。
八、出庭
司法鑒定人應當按照司法機關或者仲裁機關的要求按時出庭。司法鑒定人出庭時,應當出示《司法鑒定人執業證書》,依法實事求是的對鑒定結論的依據進行說明,回答與鑒定相關的問題。
由上可知,司法鑒定包括委托、審核、鑒定幾大環節,一般人是無法委托司法鑒定的,至少需要通過律師事務所。然后是鑒定機構審核,并簽訂合同。鑒定環節分為初次鑒定、補充鑒定、重新鑒定和復核鑒定,補充鑒定用于補充遺漏,重新鑒定用于鑒定結果不正確或不科學,復核鑒定用于對原結論有異議。以上就是律霸小編整理的司法鑒定的主要程序,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哈爾濱律師!
司法鑒定機構章程 ?
司法鑒定質量評估
司法鑒定申請提出期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字體侵權如何賠償由誰負責
2020-12-25店鋪租賃合同沒到期解約怎么賠償
2020-12-14怎樣申辦贍養協議公證
2020-11-26警察立案后找不到嫌疑人怎么辦
2021-01-24符合條件的職工是否可以申請變更無固定期的合同
2020-12-12實習期間受傷是否屬于工傷
2020-11-10勞動仲裁庭人員不來怎么辦
2021-01-02飛機延誤哪里申請賠償
2021-03-22集裝箱保險的性質及保險價值是什么
2021-01-19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幾個問題
2021-02-08海上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瑕疵保險憑證的效力如何
2021-02-08土地承包的的程序是怎么進行的
2021-01-13集體土地流轉用于非農建設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05房屋拆遷什么階段請律師最管用
2021-03-13拆遷房產證加名字的方法有哪些
2021-01-05汕頭龍湖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29城市拆遷如何安置無房戶
2021-01-21如何通過拆遷維權獲取最大利益
2021-03-08拆遷凍結期限如何計算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