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同故意傷害致命傷辯護詞怎么寫?
共同故意傷害致命傷辯護詞
尊敬的審判長、審判員:
福建某某律師事務所依法接受本案被告人李xx母親林xx的委托,并指派我擔任被告人李xx的一審辯護人,接受委托后,我查閱全部案件材料,并會見了被告人,經過今天法庭調查,現根據事實和相關法律,依法發表如下辯護意見:
1、被告人李xx系本案的從犯,根據刑法規定,應當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根據某某市中級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同案犯吳xx、陳xx等人與被害人宋xx一幫人在汽車停靠站附近相遇時,被害人宋xx與同案犯吳xx之間相互問答,說明雙方關系正常,但同案犯陳xx卻故意問宋xx是否要叫人打架,并先上前與宋xx相互推打,由此挑起事端,導致事態惡化。某某市中級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還認定同案犯吳xx用機磚塊砸被害人的頭部,是致被害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對本案應負主要責任;由此可以看出挑起事端導致本案發生并不是被告人李xx,而是同案犯陳xx,用機磚塊砸被害人頭部導致被害人宋xx死亡不是被告人李xx,而是同案犯吳xx;李xx既不是挑起事端導致本案發生的人,也不是用磚頭砸被害人頭部導致被害人死亡的人,因此李xx在本案中起作用是次要的;根據《刑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2、被告人李xx不應該對同案犯吳xx過失致人死亡行為及結果承擔刑事責任,因此應適用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量刑。
根據《刑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論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按照他們所犯的罪分別處罰。也就是說共同犯罪應該局限于故意犯罪部分,對于過失部分,不能成立共同犯罪;同案犯吳xx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行為屬于共同犯罪中的實行過限行為,被告人李xx不應該對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及其結果承擔刑事責任,根據我國刑法理論,行為人只有在對某一危害結果主觀上具有罪過的情況下才能負刑事責任,而過限行為,超出了共同故意的范圍,所以應當由實行的人對過限行為單獨承擔刑事責任,其他共同犯罪人對過限行為不負刑事責任。
3、被告人李xx具有投案自首的情節,根據刑法第六十七條規定,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被告人李xx感覺到在外東躲**不是辦法,必須面對現實,把自己問題交代清楚,于2008年12月16日向某某市公安局秀嶼分局主動投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根據刑法第六十七條規定,對于自首的被告人,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4、被告人李xx還有以下酌情從輕減輕處罰情節:
1、被告人李xx在案發前并沒有前科劣跡,這次犯罪純屬同案犯陳xx故意挑起事端,李xx一時沖動哥們義氣害了他,屬于初犯。
2、被告人李xx主動投案自首后,如實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實,認罪態度好,主觀惡性輕。
綜上所述,鑒于被告人認罪態度好、又系從犯初犯、主觀惡性不深、符合自首情節,又不會有危害社會的可能性,希望合議庭能夠對其從輕、減輕處罰,給被告人一個改過自新、重新做人的機會。
辯護人:福建某某律師事務所
陳某某律師
二、故意傷害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綜上所述,故意傷害犯罪中,造成人員死亡,如果是共同犯罪,在庭審階段,律師可以給被告人辯護。在出具的辯護詞中,寫清被告人在共同故意傷害犯罪中是從犯,是初犯,有認罪悔罪態度等,如果是從犯,法院會根據其參與犯罪情節及程度判刑。
故意傷害罪民事賠償了可以取保嗎
故意傷害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故意傷害罪和尋釁滋事罪界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傷殘鑒定費用誰出
2021-01-21如何寫法律意見書
2021-01-10股權如何轉讓
2020-12-11勞動監察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19如何為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
2020-11-22國有土地出讓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1怎么收集離婚證據
2021-01-05遭受家庭暴力 應學會理性自救
2020-12-19人身侵權按城鎮賠償有什么
2021-02-19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期限
2020-11-20在公司受傷了公司應該賠償什么
2020-12-21房產證在銀行抵押起的可以加名字嗎
2020-12-26勞動合同以什么形式訂立比較好勞動合同何時生效
2020-12-12實習期協議書范本
2021-01-05勞動仲裁委查檔案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1人壽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范圍
2020-11-29產品責任險與職業責任險的區別詳解
2021-01-21超過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應不應該理賠
2020-12-25單位能否為其員工投保人身保險
2021-01-05失業保險基金是專款專用嗎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