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判決書下來后多久執行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四條規定,罪犯被交付執行刑罰的時候,應當由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在判決生效后十日以內將有關的法律文書送達公安機關、監獄或者其他執行機關。
也就是說,刑事判決書下來之后,要執行必須等其生效,上訴期經過當事人沒有上訴的,判決書才會生效,然后再由法院將判決時在十日內交給有關公安機關。需要注意的是:死刑的執行有核準,驗明正身等環節,一般沒有特殊安排時可在最高院核準通知下達后十日內執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罪犯被交付執行刑罰的時候,應當由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在判決生效后十日以內將有關的法律文書送達公安機關、監獄或者其他執行機關。
對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無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機關依法將該罪犯送交監獄執行刑罰。對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執行刑罰前,剩余刑期在三個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為執行。對被判處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機關執行。
對未成年犯應當在未成年犯管教所執行刑罰。
執行機關應當將罪犯及時收押,并且通知罪犯家屬。
判處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執行期滿,應當由執行機關發給釋放證明書。
二、刑事判決書寄給家屬嗎
刑事判決書應該是由法院送達被告人的近親屬。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二條,宣告判決,一律公開進行。
當庭宣告判決的,應當在五日以內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定期宣告判決的,應當在宣告后立即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判決書應當同時送達辯護人、訴訟代理人。
判決書應當送達人民檢察院、當事人、法定代理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并可以送達被告人的近親屬。判決生效后,還應當送達被告人的所在單位或者原戶籍地的公安派出所,或者被告單位的注冊登記機關。
刑事判決書的生效時間,要區分不同的情況。對于一審判決書的生效時間需要看當事人是否提起上訴或有沒有檢察院抗訴的情形,沒有的話,就十日后生效;有的話,根據二審裁定而定,我國是兩審終審制度,因此,二審結果不管是維持原判還是新判,自送達之日起生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刷單屬于違法行為嗎,誰承擔舉證責任
2021-01-15民法典中關于居住權怎么規定的
2021-03-08農村自留地建房需要經過地方允許嗎
2021-02-14事實婚姻的處理方法有哪些
2020-11-24企業債權債務分析
2020-12-02有贍養義務是否也有監護義務
2021-01-10環境污染造成損害該如何承擔責任
2021-01-22合同雙方可以約定在合同簽訂地仲裁或訴訟嗎
2020-11-202020最新的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等級是怎么樣的
2021-02-05交通事故屬于工傷死亡如何索賠
2021-01-22物權法(草案)名詞解釋-----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1-20用人單位如何發錄用通知
2021-01-16固定期限合同履行中辭職怎么辦
2021-01-14公司裁員沒有提前一個月通知怎么賠償
2021-02-22貨物運輸保險糾紛案例
2021-03-17被保險人先行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9保險合同起訴狀怎么寫
2021-02-25財產保險理賠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1-02-04購買人壽保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5集體土地出讓合同范本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