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案件中未成年人可以為自己辯護么?
未成年人是不可以為自己辯護的,《刑事訴訟法》規定,下列人員不得擔任辯護人:
(一)正在被執行刑罰或者處于緩刑、假釋考驗期間的人;
(二)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人;
(三)無行為能力或者限制行為能力的人;
(四)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監獄的現職人員;
(五)人民陪審員;
(六)與本案審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的人;
(七)外國人或者無國籍人。
前款第四項至第七項規定的人員,如果是被告人的監護人、近親屬,由被告人委托擔任辯護人的,可以準許。
審判人員和人民法院其他工作人員從人民法院離任后二年內,不得以律師身份擔任辯護人。
審判人員和人民法院其他工作人員從人民法院離任后,不得擔任原任職法院所審理案件的辯護人,但作為被告人的監護人、近親屬進行辯護的除外。
二、如何處罰未成年人犯罪?
未成年人也就是不滿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刑法》規定:
1、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這里指的從輕是在法定刑的下限處刑;這里指的減輕,是在法定刑的下一檔次,如應判五年以上的,實判在五年以下處罰。
2、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管教。這里指的“必要的時候”,是指家中無人管教或者家長、其他監護人缺乏管教能力、或者群眾、或者基層組織、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強烈要求政府收容教養的時候,政府從社會保護的角度出發,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承擔刑事責任范圍問題的答復意見指出“對司法實踐中出現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綁架人質后殺害被綁架人,拐賣婦女、兒童而故意造成被拐賣婦女、兒童重傷或者死亡的行為,依據《刑法》是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的。”
雖然法律上整體對未成年人犯罪的處罰力度都比較輕,但一般情況下未成年人的家屬也都會為其聘請律師的,即便該未成年人是孤兒,沒有家屬給當事人聘請律師,那么法院也會給未成年人指定辯護律師,因為未成年人是沒有自我辯護權的。
未成年人是否必須指定辯護
未成年人可以拒絕辯護幾次?
未成年從犯在法庭上自我辯護范文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可以以管理能力出資成立公司嗎
2021-03-07公司名稱被搶注商標使用可否起訴侵權
2021-02-07商標許可人權利和義務分別是什么
2020-11-30專利異議審查的時間限制是什么
2020-12-24倒簽合同存在哪些風險
2021-03-26多個股東公司財產混同是如何的
2020-12-08探視權包括接走孩子嗎
2021-01-10只領結婚證后就離婚能要求男方賠償嗎
2020-12-21子女未結婚贍養標準怎么算
2021-01-24意向合同需要本人簽字嗎
2021-01-14承攬關系與雇傭關系的區別
2021-03-05專利申請書范文應該怎么寫
2021-02-10基本的購房知識匯總
2020-12-11借他人身份入職工傷如何賠償
2021-02-02雇主怎么在勞動合同上免責
2021-01-16下崗職工轉移勞動關系的三個難點
2021-02-20建筑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1-03-23職工連續工作滿多久可以帶薪休假
2021-03-13勞動糾紛調解以后能否再起訴
2021-01-06保險公司罰則中相關問題有哪些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