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訴訟誰可以申請回避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在遇到法律規定的四種情形時,應當自己向所在機關提出回避的申請。如果明知自己應當回避而不自行回避或者不知道、不認為自己具有應當回避的情形,因而沒有自行回避的,被害人、自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被告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回避的條件是:
(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近親屬的。
(2)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主 要是指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或者他們的近親屬與本案處理結果存在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因而也可能影響案件客觀公正地審理..所以他們應當回避,不再 參與案件的處理。
(3)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由于他們在案件中曾有過這樣的身份,執行過或履行過一定的任務或義務,因而可能 對整個案件或案件的某個事實已形成自己的看法。如果他們再以辦案人員的身份處理該案件,就有可能會影響案件事實的正確認定和公正處理,因而也應當回避。
(4)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會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所謂其他關系,是指近親屬關系和利害關系以外的某種關系,諸如交往密切的上下級關系、同學關 系、朋友關系等等。另外,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因此,曾是原合議庭成員的,在 案件重新審理時,也應自行回避。
(5)接受當事人及其委托人的請客送禮,或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托人的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和偵查人員也必須回避。如有 上述情形,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刑事訴訟的各個階段都可提出申請回避。如遇駁回申請回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刑事回避中分為了三種情況,即自行回避、申請回避以及指定回避。一般人民法院在開庭的時候就會按照法定程序告知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他們享有申請回避的權利,同時還需要詢問他們是否申請有關人員回避。不過,在提出回避申請之后會先做出審查,符合條件的才會決定有關人員回避。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回避主體是什么?
司法鑒定未回避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律師辯護回避需不需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放縱制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罪辯護詞
2020-12-14法院查封車輛可以買保險嗎,買保險的技巧
2021-01-02遺失物招領公告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1-03-20網吧單位違法如何處罰
2020-11-14監視居住會有案底嗎
2020-12-01什么是遺贈扶養協議 ?
2020-11-24約定僅對租金負連帶責任是否有效
2021-02-08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民事賠償標準
2021-02-19單位拒絕支付工傷賠償怎么辦
2020-12-12貨品合同乙方中途終止怎么賠償
2020-11-12放棄繼承權允許撤回嗎
2021-02-01淺談《侵權責任法》對校園傷害賠償案件的規定
2021-02-18實習期簽署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7調崗通知書范文
2020-11-18上下班途中騎電動車自行摔倒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1-27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幾種
2021-01-06對保險合同效力有什么規定
2021-01-05保險理賠需帶哪些材料
2021-01-07網絡銷售的技術手段是什么
2021-01-26保險受益人法律問題研究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