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事人申請刑事抗訴期限是多久?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三條規定:“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判決和裁定在發生法律效力后執行。《刑訴》第二百零八條第二款第一項:已過法定期限沒有上訴、抗訴的判決和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所以,如果當事人是一審案件可以在法定期限內上訴,否則經過10日開始判決開始執行,判決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兩日。
二、刑事抗訴的條件有哪些?
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就訴訟費負擔的裁定提出抗訴,沒有法律依據,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三條規定的"違反法律、法規規定":
1、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主要證據不足;
2、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法規確有錯誤;
3、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裁判; (四)其他違反法律、法規的情形。
三、刑事抗訴包括哪幾種?
1、二審抗訴,即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本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刑事判決、裁定確有錯誤時,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的抗訴。各級檢察院對同級法院一審尚未發生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通過原審法院向上一級法院提交抗訴書,抗訴書抄送上級檢察院,阻止一審判決,裁定生效的行為。
2、是再審抗訴,即原審法院之上級人民檢察院或者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發現確有錯誤時,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的抗訴。各級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判決、裁定錯誤,報請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對與其同級的人民法院提出抗訴的審判監督程序。
綜上所述,法院針對刑事案件作出一審判決后,當事人可能存在異議,認定法院適用法律及程序不符要求,這樣在拿到判決書后十日內可以發起抗訴,向檢察院說明情況。檢察院受理后,準備抗訴書交給原審判法院。如果的確存在錯誤,法院會重新審理。
刑事抗訴的條件是什么?
被害人刑事抗訴不成功怎么辦
檢察院抗訴的理由都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債權是資產嗎
2021-01-26勞資糾紛有精神賠償嗎
2021-02-28競拍之后出限購政策
2021-03-12如何準確地認定行政處罰對象的資格
2020-12-09濟南執法車遭槍擊,公民怎樣反對暴力執法
2020-12-07離婚后探視權的時間規定
2021-01-19交通事故導致舊病發作怎么賠償
2021-01-12無競業限制但有保密條款是否應該補償
2020-11-08房地產開發貸款利息的計算
2020-11-24如何進行商場受傷索賠
2021-03-10有抵押的房屋可以過戶嗎
2021-03-10勞動合同主體可以變更嗎
2021-02-24競業禁止補償金標準是什么
2020-12-23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0-12-10自愿加班有加班工資嗎
2020-12-07工會的社會職能
2021-02-05公司非法克扣員工工資構成犯罪嗎
2020-12-10勞動調解書有強制力嗎
2021-03-07離職前幾年的勞動爭議都可以申請嗎
2021-01-07交通意外傷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