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部門行政執法過程中常見的七種責任主體行政行為資格包括公民、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個人合伙企業、企業法人分公司、企業法人子公司、企業法人其他分支機構,行政處罰對象的資格相關內容請閱讀下文。
如何準確地認定行政處罰對象的資格
在行政執法辦案過程中,首先要對當事人的主體資格進行認定,特別是要進行行政處罰的案件,不論是簡易程序案件還是一般程序案件,行政處罰主體性質的認定直接影響整個行政處罰案件是否合理合法。因此,如何準確地認定行政處罰對象的主體資格,成為辦案人員在案件辦理中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
下面就工商部門行政執法過程中常見的七種責任主體行政行為資格問題,做一些歸納和探討。
1、公民
對于公民的認定,目前都不存在問題。《行政處罰法》規定,年滿14周歲的能夠正確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自然人都具有行政責任能力,都可以成為行政處罰的主體。而對未滿14周歲的人和精神病人應排除在外,不能對其進行行政處罰。
2、個體工商戶
個體工商戶是以其個人或家庭作為經營主體的,在行政處罰時應當以公民或個人進行定性處罰。
3、個人獨資企業
個人獨資企業是一個自然人投資,財產為投資人個人所有,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經營實體。其所有經營活動的結果都最后歸結為自然人來承擔。因此在行政處罰中應當將個人獨資企業也認定為公民或者個人性質進行處罰,而不應當將其定性為單位、法人或其他組織。
4、個人合伙企業
個人合伙企業是指兩個以上公民按照協議,各自提供資金、實物、技術等,合伙經營共同勞動。因此,在行政處罰中應當將個人合伙企業同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一并定性為公民或個人性質。
5、企業法人分公司
公司可以成立分公司。設立分公司,應當向公司等登記機關申請登記,領取營業執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分公司雖然不具有法人資格,但它還是有責任能力的,只是不象法人那樣具有完全獨立的責任能力,而只是具有相對獨立的一般以法律規定或法人授權范圍內的責任能力。因此,具有營業執照、能夠相對獨立承擔法律責任的分公司可以成為行政處罰的責任對象,如其實施了行政違法責任,可以由其獨立承當行為責任。
6、企業法人子公司
企業設立的子公司是獨立的法人,子公司依法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當然也應當依法獨立承擔行政責任,不能將子公司違法的責任由設立它的母公司來承擔。
7、企業法人其他分支機構
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分為兩類:一是相對獨立性的分支機構;二是非獨立性分支機構。這種獨立性與非獨立性分類是以是否領取營業執照來劃分的。對于依法領取營業執照的企業分支機構,如有受行政處罰的情形,被處罰對象應為該分支機構。對于沒有領取營業執照的分支機構,如有受行政處罰的情形,被處罰對象應為設立分支機構的法人。
綜上所述,工商部門在執法辦案中,辦案人員應全面收集行政管理相對人的資質、資格等證明文件,認真審核其行政法律地位,才能準確地確定行政處罰對象的主體資格。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外資企業認繳資本是否可以質押
2020-11-25私了還需要交通責任認定書嗎
2020-11-15船舶買賣合同可以約定管轄嗎
2020-11-29擔保合同無效后責任怎么承分擔
2021-02-24房屋租賃注意事項
2021-01-10房產證拿去保全了怎么撤銷
2020-12-25勞動合同到期勞動者辦理離職手續怎么做
2021-03-02手寫無勞動關系模板是怎樣的,手寫是否有效
2021-03-03實習協議重要嗎,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人事代理
2020-12-27公司裁員沒有提前一個月通知怎么賠償
2021-02-22公益崗糾紛是否勞動爭議
2021-01-10保險合同的方式是什么解除
2020-11-26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能否約定損失賠償條款
2020-11-10保險合同生效
2020-12-20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1-02-02保險合同的種類有哪些
2021-02-15人民財產保險理賠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9企業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要面臨哪些行政處罰
2020-12-27人身意外死亡保險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