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訴訟抗訴理由規定的內容有哪些?
抗訴,是指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裁定,認為確有錯誤時,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新審理要求的訴訟活動。在我國,抗訴是法律授予人民檢察院代表國家行使的一項法律監督權。
1、第二百一十七條 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本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的時候,應當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2、第二百一十八條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的,自收到判決書后五日以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后五日以內,應當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并且答復請求人。
3、第二百一十九條 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二、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應當認為有抗訴必要,依法提出抗訴:
1、人民法院采信自行收集的證據,未經庭審證即作為裁判的根據,導致裁判錯誤的。
2、人民法院不采納公訴人庭前收集并經庭審質證的有效證據,僅因被告人翻供而判決無罪或改變事實認定,造成錯誤裁判的。
3、人民法院審判活動嚴重違反法定訴訟程序,或者審判人員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等行為,影響公正裁判的。
4、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或者適用法律錯誤,量刑雖然未致畸輕畸重,但社會影響惡劣的。
5、因重要事實、法定情節認定錯誤而導致錯誤裁判,或者因判決、裁定認定犯罪性質錯誤,可能對司法實踐產生不良效應的。
三、抗訴含義
《刑事訴訟法》第217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本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的時候,應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據此,抗訴是人民檢察院發現或者認為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時,提請審判機關依法重新審理并予以糾正的訴訟行為。抗訴通常分為對一審未生效裁判的抗訴和對生效裁判的抗訴兩種,前者也叫上訴審程序的抗訴,后者也叫再審程序的抗訴。《刑事訴訟法》第181條所指的是對一審未生效判決、裁定的抗訴。
有權對一審未生效判決、裁定抗訴的機關,是一審人民法院的同級人民檢察院。
綜合上面所說的,抗訴是人民檢察院所擁有的權利,在對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有任何疑問的時候,是可以在規下的時間之內提出抗訴的,但前提是必須要有證據,而且還要說明抗訴的理由,這樣法院才會重新審理此案,從而給出一個滿意的判決。
刑事抗訴的條件是什么?
檢察院抗訴期限的有哪些內容
檢察院抗訴的理由都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動產糾紛管轄范圍
2021-01-11公司解散注銷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8交強險對死亡事故是否應該追加責任險
2020-12-15支票年月日怎么寫
2021-02-09勞動合同解除手續
2020-11-09解除婚姻關系有哪些途徑
2021-01-25新婚姻法訴訟離婚財產分割
2021-02-11繼承權可以放棄嗎
2021-02-28死亡法定遺產繼承范圍
2021-01-23違約方以公文形式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0-12-07欺詐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以撤銷嗎
2021-03-25房屋繼承公證的幾大注意事項
2020-11-14財產損失多少才能立案
2020-12-21公司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賠償嗎
2021-01-28子公司勞動關系轉移
2021-03-15“消費養老”真能夠對老年人進行養老嗎
2021-03-07人身保險公司有什么權利嗎
2021-03-17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幾個問題
2021-02-08保險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1-03-16財產保險意外傷害險種的理賠流程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