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起算審查起訴期限?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二條 人民檢察院對于監察機關、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作出決定,重大、復雜的案件,可以延長十五日;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符合速裁程序適用條件的,應當在十日以內作出決定,對可能判處的有期徒刑超過一年的,可以延長至十五日。
二、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的案件,改變管轄的,從改變后的人民檢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查起訴期限。
1、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的案件,改變管轄的,從改變后的人民檢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查起訴期限。另外,《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五條規定,對于補充偵查的案件,應當在1個月以內補充偵查完畢,補充偵查以2次為限。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檢察院后,人民檢察院重新計算審查起訴期限。
2、綜上所述,一個案件一般情況下在審查起訴階段審限最長為:1.5月 1月 1.5月 1月 1.5月=6.5月。但是如果是改變管轄或上報案件,是不是“從改變后的人民檢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查起訴期限”,又有6.5月的審查期限呢?答案卻是否定的,根據《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二百七十一條的規定,“改變管轄前后退回補充偵查的次數總共不得超過兩次”,所以改變管轄(包括上報)的案件退補也最多不超過2次,因此改變管轄(包括上報)的案件審限最長為1.5 6.5=8個月。
3、審查起訴階段的審限,對于我們提高辦案效率,防止超期羈押具有重大意義。但在理論上,如果一個基層檢察院如果退補兩次再上報上級檢察院,那么留給上級檢察院的審限就只有1.5月,而上報案件一般都是重大、疑難、社會影響比較大的案件,需耗費的精力和時間也相對較多。而且,這種案件一般不能采用改變強制措施的變通規定,如果由于審限的原因導致案件不能順利訴訟,就太遺憾了。所以,筆者建議,在檢察系統內部,對改變管轄和上報案件在補充偵查的問題上,應有相關規定,即禁止或限制最先受理案件檢察院的補充偵查次數,保證最終受理案件檢察院的審查起訴的時間。
審查起訴期限的規定在相關法律上有明確的規定,審查起訴一般是在檢察機關審查案件進行做出的。檢察機關根據職能需要,需要對公安機關提交的相關證據以及犯罪事實進行認定,如果符合起訴的條件,則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進行起訴,具體的審查起訴情況應當根據實際而定。
審查起訴階段取保候審申請書
雙規和立案審查的區別有什么?
自訴案件立案審查如何進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內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賠償嗎
2020-11-24未履行合同賠償要求怎么寫
2021-02-17因疫情導致合同不能履行應怎樣辦
2021-01-31私人強拆別人房屋什么罪
2020-12-29社區戒毒可以銷案底嗎
2021-03-05申請人如何申報工傷
2020-11-29偽造身份證件罪情節嚴重怎樣認定
2021-01-28強拆后的法定訴訟時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9單位公款打入私人賬戶會被判嗎
2020-12-19配偶成為法定繼承人需滿足什么
2020-12-21勞務合同簽一年辭職需注意什么
2020-12-20人壽保險是如何進行理賠的
2020-12-22家庭財產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3人身保險合同怎么寫
2020-12-15自殺保險公司理賠多少
2021-02-12兒童意外傷害保險選購指南
2021-02-07買保險的六條準則
2021-01-30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償退出該補償多少錢
2021-01-20自留地轉讓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10礦業權抵押如何實現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