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終審判決后最長多長時間可以申訴?
1、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六個月內提出
2、當事人有《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第三項、第十二項、第十三項規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
3、法律依據:
1)《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五條 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六個月內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第三項、第十二項、第十三項規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
2)《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 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回避的審判人員沒有回避的;
(八)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于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九)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一)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二)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十三)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民事的終審判決是在二審結束以后,而且,可以申訴的時間并不是無限期的,可能有些人是在已經過了六個月之后才發現的重大證據,但因為超出了上述的期限依然不會被受理,除非中間遇到了某些人員的阻撓被迫超出了申訴時間的,當事人可以申訴,但很難確保吃申訴就可以推翻已經生效的裁決。
申訴和再審有什么區別?
申訴狀與上訴狀的區別有哪些
醫療事故怎么申訴,有哪些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安履行抗辯權的實施條件
2021-02-23國家賠償是指什么,哪些情形可以去申請國家賠償
2021-01-09商帳追收的費用由誰出
2020-12-24制作并銷售盜版光碟侵犯的著作權嗎
2021-01-10車禍多久不起訴什么時候過期
2021-03-12從一起擔保追償權糾紛案看公司法第60條及擔保法司法解釋第4條的
2021-01-18一般情況下公司辭退孕婦員工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20贈與合同可撤銷的情形
2020-12-10父母如何起訴子女索要贍養費
2021-03-23撿來的孩子不能盲目抱養 只有依法辦收養手續
2020-11-28無產權房拆遷補償安置能到補償嗎
2020-11-17拆除違法建筑要走哪些程序
2021-02-26競業限制協議每個月應該給補償嗎
2021-02-19對于未約定補償金的競業禁止協議有效嗎
2021-03-23勞務派遣合同和正式合同有什么差別
2020-12-13勞務承攬與勞務外包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1員工上班打游戲可以開除嗎
2020-11-29保險單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2021-01-27保險公司推定為全額賠償后車主無權轉讓殘車的理賠
2020-12-10保險公司在該案中應否理賠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