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訴訟法一審抗訴的條件是什么?
《刑事訴訟法》第217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本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的時候,應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據此,抗訴是人民檢察院發現或者認為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時,提請審判機關依法重新審理并予以糾正的訴訟行為。抗訴通常分為對一審未生效裁判的抗訴和對生效裁判的抗訴兩種,前者也叫上訴審程序的抗訴,后者也叫再審程序的抗訴。《刑事訴訟法》第181條所指的是對一審未生效判決、裁定的抗訴。
二、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時效是多久?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的,自收到判決書后五日以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后五日以內,應當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并且答復請求人。
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三、二審和再審的區別是什么?
1、對象不同
上訴審程序的抗訴的對象是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尚未發生法律效力的一審判決、裁定;而再審抗訴的對象是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
2、權限不同
除最高人民檢察院外,任何一級人民檢察院都有權對同級人民法院的一審判決、裁定提出上訴審程序的抗訴。而除最高人民檢察院有權對同級的最高人民法院發生效力的判決、裁定提出再審抗訴外,其他各級人民檢察院(基層檢察院無權提起再審抗訴,因為已經沒有下級法院)只能就其下級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再審抗訴。
3、機關不同
接受上訴審程序的抗訴的是提出抗訴的人民檢察院的上一級人民法院;而接受再審抗訴的是提出抗訴的人民檢察院的同級人民法院。
4、期限不同
上訴審程序的抗訴必須在法定期限內提出,而法律對再審抗訴的提出沒有規定期限。
綜上所述,檢察院在刑事案件辦案過程中,不僅負責審查起訴,還要監督公安機關和法院的辦案程序。如果發現一審判決存在錯誤,比如適用法律錯誤、程序不合法等,檢察院可以向上級機構抗訴,要求啟動二審程序。這樣做也是為了更好的危害刑事案件當事人的合法利益。
抗訴案件的辦案時限有多久
檢察院抗訴期限的有哪些內容
哪些情況下可以抗訴,什么案件能提起抗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幫別人擔保貸款的后果
2021-01-04同伙殺人了自己沒動手怎么判
2021-01-05企業律師是專職律師嗎
2021-02-11公司減資在網上可以辦理嗎
2020-12-12反擔保抵押物怎樣進行財產保險
2020-12-03車禍幾年之后死了還用負刑事責任
2020-12-05經濟犯假釋流程是什么
2021-03-05戶口本上婚姻狀況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9被強制隔離戒毒可以探視非直系親屬嗎
2021-02-23離婚探視孩子需征求孩子同意嗎
2021-03-11與港澳臺同胞結婚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01房產己給贈與稅出售還付所得稅嗎
2021-02-18私人集資房是否可以買,私人集資房合法嗎
2020-12-09單位終止勞動合同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幾種情形
2021-01-30什么情況下勞務派遣單位不能與被派遣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試用期內降薪調崗合法嗎
2021-02-05人壽保險索賠需要提供什么資料,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1-20保險合同中延遲生效條款如何生效
2021-01-20變更保險合同程序怎么走
2020-12-30旅游財物被盜旅行社該賠嗎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