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期限是多久?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77條規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89條規定:“附帶民事訴訟應當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審判決宣告以前提起”。這就說明,被害人只要在刑事一審判決宣告以前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就應當認為是“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提起,就沒有超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提起的時效,而不必受單純民事訴訟時效的限制。
二、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成立條件
根據有關法理以及立法和司法解釋的規定,附帶民事訴訟的成立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1、成立的前提是刑事訴訟已經成立。
附帶民事訴訟是由刑事訴訟所追究的犯罪行為引起的,是在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同時,附帶追究其應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因此,附帶民事訴訟必須以刑事訴訟的成立為前提,如果刑事訴訟不成立,附帶民事訴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礎,被害人就應當提起獨立的民事訴訟,而不能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此外,如果刑事訴訟程序尚未啟動,或者刑事訴訟程序已經結束,被害人也只能提起獨立的民事訴訟,而不能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2、被害人遭受的必須是物質損失。
對附帶民事訴訟的賠償范圍,根據中國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均限定為物質方面的損失。但法律在不同場合表述又有所不同。刑事訴訟法第77第1款規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用的是“物質損失”;同條第2款規定:“如果是國家財產、集體財產遭受損失的……”用的是“財產損失”;刑法第36條第1款規定:“由于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的,對犯罪分子除依法給予刑事處罰外,并應根據情況判處賠償經濟損失。”用的是“經濟損失”。根據上述法律規定,可以理解為在附帶民事訴訟賠償范圍問題上,物質損失、財產損失、經濟損失三詞同義,邏輯上屬于同一概念。盡管在其他場合,三者的內涵并不完全相同。
關于附帶民事訴訟應否包括精神賠償問題,許多國家都經歷了一個由不承認到承認的發展過程。隨著人們對精神損害認識觀念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國家將精神損害納入附帶民事訴訟的賠償范圍。
我國的法律法規也會在各個方面規范著公民的權益,如果有犯罪嫌疑人做出了違法行為后,不僅會給其他公民的合法權益造成危害,同時也會給社會治安造成危害,如果犯罪嫌疑人進行犯罪行為時也給受害人造成了財產損失時,也是可以提出刑事訴訟附帶民事訴訟的。
故意殺人罪附帶民事賠償如何賠償
哪些屬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賠償范圍
非法集資刑事附帶民事還款協議可以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加盟合同終止的情形
2021-01-22有限責任公司設立手續有哪些
2021-03-10涉外商標注冊如何申請
2021-01-30欠條可以直接執行嗎
2021-01-31監護制度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26能索要十幾年的贍養費嗎
2021-01-24工傷中侵權人應當怎樣賠償.
2020-11-22撫恤金第二順序是等額繼承嗎
2021-03-18公司注銷勞動合同是否自動終止
2020-12-28公司能把員工的工資全部扣光嗎
2020-12-23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提交哪些資料
2021-02-19謊稱發生保險事故保險人會退保險費嗎
2020-11-30商業養老保險真的能夠養老嗎
2021-03-13保險合同期限屆滿或履行完畢是指什么
2021-03-24保險公估人是什么
2021-01-20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公司擔憂
2021-01-24離婚后,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的收益將會被如何處理
2021-03-17土地轉讓年限是多久
2020-11-18如何確定土地流轉之前的土地經營權
2021-02-122020年各地最新征地拆遷補償標準從哪獲取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