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事求是、有錯必糾,是我國司法實踐的一項重要原則,也被認為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律優越性的重要體現。設立再審程序的目的就是為了糾正錯案,實現案件的實體公正。因此,就洐生除了刑事再審程序。但是就刑事案件申請再審的時候也需要滿足規定的條件,那么刑事案件再審條件是什么呢?請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什么是刑事訴訟的再審程序?
刑事再審程序,又稱刑事審判監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發現在認定事實或者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依法提起并對案件進行重新審理的訴訟程序。
二、刑事案件再審條件是什么?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同時,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發現已經生效的判決確有錯誤的時候,也可以啟動再審程序。
1、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的申訴需滿足以下條件: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規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的申訴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判:
(一)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的;
(二)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
(三)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四)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2、各級法院、檢察院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條件: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五條規定: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在認定事實上或者在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必須提交審判委員會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重新審理,對于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可以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到此。根據上文的講解可以看出,為了保證法院判決的穩定性,刑事再審程序的申訴以及提起的條件都是極為嚴格的。因此,建議當事人在申訴前做好提供相關證據的準備工作,必要時最好委托刑事法方面的律師進行咨詢。
刑事訴訟法申請再審的情形
刑事訴訟法再審的提出規定內容是怎么樣的?
刑事訴訟法再審期限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維權委托律師需要多少費用
2020-12-18工傷公司惡意上訴怎么辦
2020-12-25申請著名商標的條件如何規定
2020-12-24融資租賃設備能否再抵押擔保
2020-11-17反擔保抵押認定為質押嗎
2021-02-07襲警罪與妨害公務罪的區別
2021-02-13社會撫養費的支付數額是多少
2020-11-11道路施工占住商戶有賠償嗎
2021-02-20離職時扣除工裝折舊費合法嗎
2020-12-05用人單位能否隨意調崗
2021-02-01關于建筑工程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的法規
2021-03-22投資者購買分紅保險應避免的“三個誤區”是什么
2020-12-19飛機延誤賠償險標準
2021-03-21停車費施救費及車輛損失鑒定費是否屬于保險責任范圍
2020-12-19固定資產火災保險事務處理準則
2020-12-24傷者死亡駕駛員駛離現場全責保險公司怎么賠付
2021-01-16三者險保險人的義務包括哪些
2021-01-17把保險單弄丟了怎么理賠
2021-03-03煙臺市學校校方責任保險工作實施方案(試行)
2021-02-03耕地,草地和林地的承包期限分別是多少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