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刑事訴訟法從程序上規范了我國的刑事訴訟進程,保障了我國的刑事訴訟,能夠高效順利的進行。其中刑事訴訟法典第一編文,刑事訴訟法的總則規定了整部法典的一般情形,對于整個程序有重要的指導作用。那么,刑事訴訟法第六條的內容是什么?
第六條 【訴訟基本原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依靠群眾,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對于一切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許有任何特權。
條文注釋
“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原則充分反映了我國刑事訴訟法的根本要求和客觀規律,是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社會主義法制原則在刑事訴訟中的集中體現。“以事實為根據”,就是要求公、檢、法機關在進行刑事訴訟的過程中,必須忠實于事實真相,以客觀存在的案情作為處理問題的根本依據,而對案件事實的認定也只能以查證屬實的證據作為依據,不應以主觀臆測、想像或者查無實據的言論作為各種訴訟決定、裁定、判決的基礎。“以法律為準繩”,就是要求公、檢、法機關在對案件進行初步調查后是否立案、偵查終結后是否移送起訴、審查起訴是否提起公訴、開庭審理后是否判決有罪等決定都必須依據法律作出。
知識補充: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四節 行人和乘車人通行規定
第六十一條 行人應當在人行道內行走,沒有人行道的靠路邊行走。
第六十二條 行人通過路口或者橫過道路,應當走人行橫道或者過街設施;通過有交通信號燈的人行橫道,應當按照交通信號燈指示通行;通過沒有交通信號燈、人行橫道的路口,或者在沒有過街設施的路段橫過道路,應當在確認安全后通過。
第六十三條 行人不得跨越、倚坐道路隔離設施,不得扒車、強行攔車或者實施妨礙道路交通安全的其他行為。
第六十四條 學齡前兒童以及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精神疾病患者、智力障礙者在道路上通行,應當由其監護人、監護人委托的人或者對其負有管理、保護職責的人帶領。 盲人在道路上通行,應當使用盲杖或者采取其他導盲手段,車輛應當避讓盲人。
第六十五條 行人通過鐵路道口時,應當按照交通信號或者管理人員的指揮通行;沒有交通信號和管理人員的,應當在確認無火車駛臨后,迅速通過。
第六十六條 乘車人不得攜帶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不得向車外拋灑物品,不得有影響駕駛人安全駕駛的行為。
本條法條主要是對我國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進行了規定,確立了人民法院,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在進行刑事訴訟的過程當中必須秉持以事實和法律為依據的重要原則,保證了我國刑事訴訟法的客觀與公正的特點。
2020年刑事訴訟法解釋
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
刑事訴訟法申請再審的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貨車剎車失靈乘客跳車身亡,車輛掛靠公司有責任嗎
2020-12-01賣方收了定金能違約嗎
2021-02-04如何舉報保健用品虛假宣傳
2020-11-10安徽省2013年交通事故十級傷殘賠償標準
2021-03-02哪些出軌證據能被法院采納
2020-12-29交通事故誤工費該誰出
2020-11-19社交軟件聊天記錄可以做離婚證據嗎
2021-01-13被抵押的房產是否可以資產保全
2021-02-13房子抵押錢不是給自家怎么辦
2020-11-08陷入套路貸房產被騙過戶怎么辦
2021-03-11買地皮土地使用證是一定需要的嗎
2021-03-14房產贈與給子女的契稅怎么計算
2020-12-30業主不交物業費被起訴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1-01-27簽勞動合同時須告知勞動者哪些內容
2021-01-21單位聘請廚師是否具有勞動關系
2020-12-27企業合并 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17勞動防護措施有哪些
2020-11-18勞動爭議調解期限
2020-12-24保險公司中需要罰款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12保險公司車險理賠程序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