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法律制度的不斷構建促使我國已經日漸成為了法律體系完備的國家。為了應對案件中聾啞人等人群的審理,國家出臺了刑訴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法律。那么這條法律的具體內容又是什么呢?下面有小編來為大家講解和回答。
一、刑訴法第一百一十九條內容
訊問聾、啞的犯罪嫌疑人,應當有通曉聾、啞手勢的人參加,并且將這種情況記明筆錄。
二、主旨
本條是關于訊問聾、啞犯罪嫌疑人的程序規定。
三、具體釋義
根據本條規定,訊問聾、啞的犯罪嫌疑人,應當有通曉聾、啞手勢的人參加,為訊問人員和犯罪嫌疑人翻譯,并在訊問犯罪嫌疑人筆錄上注明犯罪嫌疑人的聾、啞情況及翻譯人員的姓名、工作單位和職業等基本情況。聾、啞的犯罪嫌疑人,由于生理上的缺陷,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都受到一定限制。在刑事訴訟活動中,這些生理上的原因可能影響其準確地理解訊問人發問的內容、意圖和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志,從而影響其充分行使辯護權,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為了保障聾、啞的犯罪嫌疑人和其他犯罪嫌疑人平等地行使訴訟權利,準確地供述有罪、無罪、罪輕、罪重的案件事實,保證訊問工作的順利進行,在訊問這些犯罪嫌疑人時,應當有通曉聾、啞手勢的人員參加訊問。本條所說的“聾”是指雙耳失聰,“啞”是指因生理原因不能講話。為聾、啞犯罪嫌疑人提供通曉聾、啞手勢的人作為翻譯,是偵查人員的法定義務,也是聾、啞犯罪嫌疑人的權利。本條規定具體體現了保障訴訟參與人依法享有訴訟權利和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基本原則,也體現了國家對于殘疾人權利的特別保護。偵查人員訊問犯罪嫌疑人應當嚴格遵守本條規定,積極創造條件,做好為聾、啞犯罪嫌疑人翻譯工作。
四、國家不斷出臺法律,完善法律的意義
“法治”,不僅是一種依法辦事的活動原則,而且意味著全體民眾共同守法、崇法和護法的社會狀態。法治國家制度的建立,不僅要以完善的法律體系作為前提條件,而且要有普遍的公民法治意識作為人文心理基礎。可以說,民主、法治制度演進的歷史,也是公民不斷爭取、維護和行使公民權利的歷史,與公民法治意識不斷發展的歷史。 “公民法治意識”的缺位是中國近代史上法治體制未能建成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文革”浩劫之后,人們在反思歷史教訓的同時才逐漸意識到民主、法治的重要性和公民法治意識的重要意義。中共中央在《關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中強調,“要在全體人民中堅持不懈地普及法律常識,增強社會主義公民意識”,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廣東省曾多次組織討論公民教育問題。這說明,公民法律意識的培養問題,已經引起我國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成為我國民主法治建設的基礎工程。
綜上所述,刑訴法第一百一十九條法律主要針對案件中聾啞人士以及殘疾人群所出臺的法律。以便推進案件更好的處理和提高案件的處理效率。國家正在不斷地出臺法律來完善法律體系,建立真正的法治國家。小編希望大家能夠多多學習法律知識,做守法公民。
刑事案件審判程序是什么樣的流程?
刑事案件法院立案條件是什么
刑事案件延期審理的期限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個人出租房屋可以申請代開專票嗎
2021-03-01物業公司和業主委員會不簽服務合同怎么辦
2021-01-31給他人起外號侵犯人格權益嗎
2020-12-02商標侵權行為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021-02-06商標授權和品牌授權是否一樣
2020-12-10無限責任和無限連帶責任的區別
2021-02-13非親生子女的繼承權是如何的
2021-01-07車禍中被扶養人的范圍認定,車禍中被扶養人生活費如何計算
2020-11-24銀行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泄露個人銀行賬戶信息怎么處罰
2021-03-16公司結業不按照勞動法賠償怎么辦
2020-12-04非法營運怎么處罰
2020-11-19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新亮點
2021-03-17單位能否為其員工投保人身保險
2021-01-05哪些事故三責險要理賠
2021-03-17重復投保有什么后果
2020-12-21更換駕駛員報保險屬于騙保嗎
2020-12-02如何過濾保險資金投資風險
2020-12-10承包合同上一定要寫金額嗎
2020-11-11什么叫承包到戶
2021-01-13國有土地出讓協議范本怎么寫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