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法律的理論是為了讓法官最初不違背社會認知公平的判決而要求所有的審判都應該在公眾的監督下進行,但是有些特殊的情形如果被公開可能容易對當事人造成更大的傷害而必須選擇不公開,下面一起來了解刑訴法定不公開審判的情形有哪些?
一、刑訴法定不公開審判的情形有哪些?
新刑訴法規定下列案件不公開審判:
1、有關國家秘密的案件。
2、有關個人隱私的案件。
3、審判的時候被告人不滿十八周歲的案件,不公開審理;但是,經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學校和未成年人保護組織可以派代表到場。
4、對當事人提出申請的確屬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法庭可以決定不公開審理。
對于不公開審理的案件,應當當庭宣布不公開審理的理由。不公開審理的案件,宣告判決一律公開進行。
依法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任何公民包括與審理該案無關的法院工作人員和被告人的近親屬都不得旁聽,但是,未成年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除外。
不公開審理原則
我國刑事訴訟法及有關司法解釋都規定,開庭審理時被告人不滿18周歲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經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學校和未成年人保護組織可以派代表到場。到場代表的人數和范圍,由法庭決定。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不得向外界披露該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以及可能推斷出該未成年人身份的其他資料。
查閱、摘抄、復制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案卷材料,不得公開和傳播。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也規定,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聞報道、影視節目、公開出版物不得披露該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斷出該未成年人的資料。未成年人案件不公開審理,有利于保護未成年被告人的名譽、自尊心和人格尊嚴,防止公開訴訟給他們造成的不必要的心靈創傷和過大的精神壓力,有助于他們接受教育和挽救,重新做人。
總之,不公開的審判一般都是出于對某些主體的特殊保護,這些法定的情形通常都是與秘密有關而不能公開,除此之外的所有判決如果不是當事人的申請都是默認進行公開。若訴訟中有需求可以委托律師代理。
?政府信息公開的方式有哪些?
?不公開審理的情形有哪些?
?關于征地拆遷信息公開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房屋贈與的步驟有哪些
2020-12-17回避是怎么回事
2020-12-02雙方同意斷絕關系合法嗎
2021-03-04電梯事故死人構成犯罪嗎
2020-12-14公司搬遷可以和孕婦解除合同嗎
2021-03-14法院可以強制執行人壽保險保費嗎
2021-01-02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3-10人身保險一年需要交納多少錢
2021-02-19保險合同的一般規定有哪些
2020-12-16一起交通事故案件引發的思考
2021-02-18職業變了 保險是否要變
2021-02-08保險費率是否適用價格法
2021-02-22意外撞傷自家人,能要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14車輛修理費過高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2-01保險理財:如何選擇投資型保險?
2021-01-13土地流轉有哪些條件
2021-02-17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時效期為多久
2021-02-23河道整治拆遷補償安置方案由誰制定
2021-03-20拆遷安置房如何申請房產證
2020-11-18棚改拆遷,簽訂拆遷補償協議時需要注意些什么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