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刑事訴訟法對司法審判的程序進行保障,那么很難確定整個審判的秩序就是正當合法的,所以正是要為了能夠體現我國法律所具備的公正性才要確保刑事訴訟法能夠在司法審判工作當中被正確使用的。我國刑訴法75條規定的內容是針對某些強制措施在執行的時候的一些規定。
刑訴法75條規定的內容是什么?
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已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案件起訴到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對于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應當依法對被告人重新辦理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手續。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的期限重新計算。人民法院不得對同一被告人重復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措施。
監視居住(刑訴法):
1、第七十二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符合逮捕條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視居住:
(一)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
(四)因為案件的特殊情況或者辦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更為適宜的;
(五)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的。
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證人,也不交納保證金的,可以監視居住。
監視居住由公安機關執行。
2、第七十三條:監視居住應當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處執行;無固定住處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行。對于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特別重大賄賂犯罪,在住處執行可能有礙偵查的,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批準,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行。但是,不得在羈押場所、專門的辦案場所執行。
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除無法通知的以外,應當在執行監視居住后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監視居住人的家屬。
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辯護人,適用本法第三十三條的規定。
人民檢察院對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決定和執行是否合法實行監督。
大家能夠看出,刑訴法75條規定的內容是屬于監視居住或者是取保候審等這些相對限制人身自由的刑事強制措施,大家在了解刑事訴訟法第75條的時候,應該結合著我國對于取保候審所規定的一些條件上的限制,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這都是有時間規定的,超出了時間限制以后,不能重復的對當事人仍然使用這些強制措施。
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
在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回避主體包括什么
2020最新刑事訴訟法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的相對性法律規定
2021-03-18連帶之債由什么構成
2021-01-04語言暴力可以離婚嗎
2021-02-19房產證抵押貸款夫妻一方簽字能貸出來嗎
2021-01-20本人贈與父母房產需配偶簽字嗎
2021-03-03電梯事故死人構成犯罪嗎
2020-12-14公司規章制度需要公示嗎
2020-11-22勞務合同什么法律關系
2021-02-25什么情況下勞務派遣單位不能與被派遣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肇事司機死亡,可否要求其家屬賠償
2021-01-22兒童意外險可以賠付別人嗎
2021-02-02買旅行社境外旅游保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22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生效時間
2021-02-18什么是保險合同主體變更
2021-03-08增強保險監管手段
2020-12-16如何確定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期限
2020-12-24合資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是實繳資本嗎
2021-02-24龍卷風造成的財產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8快速理賠定損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0-11-21什么是損失補償原則,影響保險補償的因素有哪些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