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不會已經移交到了人民法庭的情況下,才當庭作出法定不起訴的最終決定的。通常是人民檢察院在對公安機關移交過來的案卷整體的審查過后,就有權力依照我國的刑事訴訟法對其作出法定不起訴的結果,因此,法定不起訴是要遵循我國的刑事訴訟法的。那么,刑訴法定不起訴的規定是什么?
一、刑訴法定不起訴的規定是什么?
在司法實踐中有兩種情形:即一是根據刑法不構成犯罪的;二是有確實充分證明犯罪嫌疑人沒有實施犯罪的。對于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經檢察長決定,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不起訴的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96修正)
第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一百四十二條犯罪嫌疑人有本法第十五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
對于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
人民檢察院決定不起訴的案件,應當同時對偵查中扣押、凍結的財物解除扣押、凍結。對被不起訴人需要給予行政處罰、行政處分或者需要沒收其違法所得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提出檢察意見,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有關主管機關應當將處理結果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
第二百八十八條人民檢察院對于符合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案件,經檢察長決定,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
二、哪些案件屬于酌定不起訴?
酌定不起訴的,必須是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免除刑罰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1、犯罪嫌疑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罪,依照我國刑法規定應當負刑事責任,但在外國已經受過刑事處罰的;
2、犯罪嫌疑人又聾又啞,或者是盲人的;
3、犯罪嫌疑人因防衛過當或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并造成不應有危害而犯罪的;
4、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
5、在犯罪過程中自動終止或自動有效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
6、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輔助作用的;
7、被脅迫誘騙參加犯罪的;
8、犯罪嫌疑人自首或自首后立功的;
9、犯罪輕微又自首的或犯罪較重而有立功表現的。
由此可見,刑訴法定不起訴主要都是因為當前的犯罪情節根本就沒有構成犯罪,犯罪嫌疑人和被告方已經因為各種意外事故所死亡的,在這里要提醒就算犯罪嫌疑人死亡了,但是公安機關不能因為當事人死亡就終結所有案件的偵查工作了,也得偵查完畢移交到檢察院才能夠作出不起訴的決定的。
2020最新刑事訴訟法全文
2020年刑事訴訟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警察調查取證需要多久
2020-12-04輕傷1級能否申請工傷
2021-03-24涉外婚姻離婚能直接去民政局嗎
2020-12-14做法醫鑒定幾天出結果
2020-12-13著作權人只能是個人嗎
2021-03-05道路交通事故協議書格式
2021-03-20企業倒閉注銷程序是什么
2021-01-28自書遺囑的有效條件
2021-03-10出軌生子財產怎么處理
2021-03-03變更勞動合同時可以要求漲工資嗎
2020-11-19代位繼承和轉繼承的差別有哪些
2021-01-02全權代理有什么效力怎么規定
2020-12-06學生在學校被霸凌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20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采用什么形式
2021-01-20單方面辭職勞動合同書是否可以違約
2021-03-25董事監事是否屬于勞動關系
2021-02-23勞務外包的流程有哪些
2021-01-05抵押物被另賣他人怎么辦
2020-12-26被保險人死亡后投保人解除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