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我國的法律在不斷的完善,很多時候需要進行處理很多事情,處理的主要方式就是通過法律來維護自己的權益,而大部分人對于法律的詳細內容不是很了解,導致在訴訟的過程中出現問題造成損失,那刑事訴訟法二審時效是多久?下面就詳細介紹。
一、刑事訴訟法二審時效是多久?
被告人、自訴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被告人的辯護人和近親屬、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的第一審判決,必須在收到人民法院的判決書10日內,向原審人民法院或第二審人民法院提出上訴。上訴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裁定,提出上訴的期限為5日
二審案件應當在受理后一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有《刑事訴訟法》126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法院批準或決定,可以再延長一個月,但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上訴、抗訴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決定。
二、當事人承擔哪些訴訟義務?
1、依法行使訴訟權利;
2、遵守訴訟程序;
3、如實陳述;
4、如實舉證;
5、按時出庭和參加訴訟活動;
6、依法履行生效的判決書、裁定書。
三、上訴期限為多少日?
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自收到判決書、裁定書的次日起計算。
四、上訴狀應包括哪些內容?
1、上訴法院的名稱;
2、第一審判決、裁定的法院名稱,裁判文書的文號和上訴人收到的時間;
3、上訴的請求和理由;
4、提出上訴的時間;
5、上訴人簽名或者蓋章。
五、如何遞交上訴狀?
上訴可以通過原審法院提出,也可以直接向本院提出,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
六、哪些人可以提出上訴?
被告人、自訴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如果不服一審判決或者裁定,有權在法定期限內以書狀或者口頭形式向上一級法院提出上訴;被告人的辨護人和近親屬在法定期限內經被告人同意,也可以提出上訴;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對判決或者裁定中的附帶民事部分提出上訴。
七、上訴后能否要求撤回?
在上訴期限內,被告人、自訴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要求撤回上訴的,第二審法院應當準許。上訴期滿后要求撤回上訴的,應當由第二審法院進行審查,經審查符合撤訴條件的,裁定準予撤回上訴。
八、如何審理二審刑事案件?
1、第二審法院就第一審判決認定的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全面審查,不受上訴或者抗訴范圍的限制。
2、對上訴案件,一般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合議庭認定的事實與第一審認定的沒有變化,證據充分的,可以不開庭審理。對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應當開庭審理。
3、開庭審理的案件,法院至遲在開庭三日以前將傳票和通知書分別送達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以及勘驗、檢查筆錄制作人、翻譯人員。
4、公開審理的案件,在開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
5、開庭審理的案件在合議庭主持下,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程序進行。通常須經法庭調查、法庭辯論、最后陳述、宣判等階段。
6、第二審法院對上訴、抗訴案件經過審理后,按照不同情況分別處理:
(1)原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的,應當裁定駁回上訴或者抗訴,維持原判;
(2)原判決認定事實沒有錯誤,但適用法律有錯誤,或者量刑不當的,應當改判;
(3)原判決事實不清或者證據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實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法院重新審判。
7、第二審法院發現第一審法院的審理有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一條之規定的訴訟程序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法院重新審判。
在生活中我們可能會遇到打官司的情形,打官司就是一個維護自己權益的過程,建議大家遇到法律問題要及時的尋求律師的保障,專業的人來辦理就可以減少損失,最大限度的保障自己的權益。
新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的內容
最新2020年刑事訴訟法解釋
2020最新刑事訴訟法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放縱制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罪辯護詞
2020-12-14精神傷殘等級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13公款做理財產品違法嗎
2021-03-05行政訴訟維持判決之作出必須同時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14使用童工造成童工傷害如何賠償
2020-11-22對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果有異議具體采取哪種方法來處理
2021-02-14人身損害賠償包括的項目、計算標準和計算方法
2021-02-09合伙協議的內容包含哪些
2021-01-08滴滴順風車怎么收費
2021-01-02先予執行的適用范圍
2020-12-04交通事故如何處理及交通事故處理技巧
2020-11-25按揭房能否再次擔保抵押
2021-02-03擔保合同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08土地承包合同糾紛是否適用訴訟時效
2021-01-05滿足什么條件才會注冊倉單
2021-02-02買房注意購房合同的九個看點
2020-11-27房屋所有人可以為他人設立居住權嗎
2021-03-22單方解除合同的注意事項
2021-02-17租賃期內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嗎
2020-12-03終止勞動合同會發生哪些爭議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