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機關在處理刑事案件過程中,鎖定犯罪嫌疑人后,通常會對其住所進行搜查,調查取證。搜查屬于刑事偵查手段之一,在我國的刑事訴訟法中特別有一節進行說明。按照規定,公安人員執行搜查時,要出具搜查證。那么刑事訴訟法搜查證條款有哪些?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具體介紹下。
一、刑事訴訟法搜查證條款有哪些?
刑事訴訟法第五節 搜 查
第一百三十四條 為了收集犯罪證據、查獲犯罪人,偵查人員可以對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隱藏罪犯或者犯罪證據的人的身體、物品、住處和其他有關的地方進行搜查。
第一百三十五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有義務按照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的要求,交出可以證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無罪的物證、書證、視聽資料等證據。
第一百三十六條 進行搜查,必須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證。
在執行逮捕、拘留的時候,遇有緊急情況,不另用搜查證也可以進行搜查。
第一百三十七條 在搜查的時候,應當有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屬,鄰居或者其他見證人在場。
搜查婦女的身體,應當由女工作人員進行。
第一百三十八條 搜查的情況應當寫成筆錄,由偵查人員和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屬,鄰居或者其他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如果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屬在逃或者拒絕簽名、蓋章,應當在筆錄上注明。
二、哪些情況下可以不用出示搜查證?
1、搜查時必須由公安機關、檢察機關等偵查機關的偵查人員進行,執行搜查的偵查人員不得少于兩人,并要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證》,否則被搜查人有權拒絕搜查。
2、在執行逮捕、拘留時,遇有下列緊急情況之一時,不用搜查證也可以進行搜查:
(1)可能隨身攜帶兇器的;
(2)可能隱藏爆炸、劇毒等危險物品的;
(3)可能隱匿、毀棄、轉移犯罪證據的;
(4)可能隱匿其他犯罪嫌疑人的;
(5)其他突然發生的緊急情況。
三、執行搜查的機構是誰?
搜查是一種強制性的偵查行為,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按照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的要求,交出可以證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無罪的物證、書證、視聽資料。如果拒不交出,偵查人員可以強行搜查,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進行阻攔。由于搜查直接關系到公民的人身、財產和住宅不受侵犯的權利,因此,必須嚴格按照法定程序進行。
綜上所述,執行搜查的機構必須是公安機關及檢察院,開展搜查時,在此的偵查人員不得少于兩人。并且,按照刑事訴訟法搜查證條款規定,偵查人員必須出具搜查證,否則當事人有權拒絕。但是在特殊情況下,如犯罪嫌疑人攜帶兇器、涉嫌逃跑的,偵查人員可以不用搜查證。
2020年刑事訴訟法解釋
刑事訴訟法解釋第155條規定
新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的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犯罪中為何要繳納罰金
2021-03-01原產地標記與商標的區別
2020-12-13離婚后孩子的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17無產權安置房繼承要繳稅嗎
2021-03-03軍婚怎么樣才能離婚
2021-01-12擔保合同關系能否主張侵權責任
2021-03-01轉繼承怎么分割財產
2020-11-11志愿者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14當選業主委員會成員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30工業出讓土地是否可以轉讓
2021-03-10房地產開發流程周期以及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12訂立勞動合同有哪些程序
2020-12-17裁員補償扣掉五險一金嗎
2021-02-05勞務外包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03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全文
2020-11-17產品責任的主體有哪些
2020-12-15國際金融危機催熱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3-02保險公司可以以統括保單的形式承保包括哪些
2020-11-16人身保險的特點是什么
2020-11-12人身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