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院在決定刑事案件不起訴的時候,具體可以分為三種情況,即法定不起訴、酌定不起訴以及證據不足不起訴。而這三類當中有具體包括了一些詳細的情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法定不起訴和證據不足不起訴的情形都有哪些吧。
一、法定不起訴的情形有哪些
不起訴是檢察機關對刑事案件進行審查后,認為不具備起訴條件或不適宜提起公訴所作出的不將案件移送法院進行審判而終止訴訟的決定。
區別于酌定不起訴是擁有訴權而予以舍棄,法定不起訴是起訴機關對案件沒有訴權或者喪失訴權,因此而不提起公訴。凡符合絕對不起訴條件的案件,檢察機關都應作出不起訴決定,而無自由裁量的余地。我國法律規定與其他國家關于法定不起訴的條件較為一致。包括:
1、實施的行為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2、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4、依照刑法規定,屬于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5、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法令規定免予刑事處罰的。
二、證據不足不起訴的情形有哪些
《刑事訴訟法》第140條第4款規定,對于補充偵查的案件,人民檢察院仍然認為證據不足的,不符合起訴條件的,可以做出不起訴的決定。這種不起訴的適用前提是案件必須經過補充偵查。這里需要指出,所謂“可以”做出不起訴決定,并不意味著檢察機關有權在起訴與否之間做出自主選擇,因為證據不足屬于不具備起訴條件的情況,因而不能提出起訴。在此意義上,所謂“可以”一詞的表述并不準確,科學的含義是“應當”。
依據最高人民檢察院的《規則》的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確定犯罪嫌疑人構成犯罪或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屬于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可以做出不起訴決定:
1、據以定罪的證據存在疑問,無法查證屬實的;
2、犯罪構成要件事實缺乏必要的證據予以證明的
3、據以定罪的證據之間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
4、根據證據得出的結論具有其他可能性的。
而只要刑事案件有符合不起訴的情形,那檢察院就要做出不起訴的決定。當然對于被不起訴人而言,要是對檢察院不起訴的決定不服,那也需要在接到通知之后的7日內進行申訴才行。
侵犯名譽權的證據有哪些
債務糾紛訴訟中需要提交哪些證據?
勞資糾紛的訴訟該準備哪些證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黑社會性質會沒收住房嗎
2021-03-17犯罪過了追訴時效期限怎么辦
2021-03-24期待利益的構成要件
2021-01-02拆遷中請律師的好處有哪些
2021-03-01執行董事必須是股東嗎
2021-02-01專利費用繳納的方式有哪些
2021-02-10盜竊罪量刑標準數額
2020-11-24新三板掛牌所需主要文件
2021-03-06基層法院可以將案件移送中院管轄嗎
2020-11-11外聘人員合同如何中止
2021-03-24補充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4建筑施工強制性規范有哪些
2020-11-16非法侵入住宅罪認定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23從業人員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應當提前多久申請
2020-12-29員工產假期間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違法嗎
2020-11-15學生實習期受傷是工傷嗎,學生實習期受傷誰來擔責
2021-02-27購買人壽保險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4因產品責任提起訴訟后應當提供的證據是什么
2021-01-18保險公司可以以統括保單的形式承保包括哪些
2020-11-16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相關內容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