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價證券,是指標有票面金額,用于證明持有人或該證券制定的特定主體對特定財產擁有所有權或債券的憑證。什么是有價證券詐騙罪?有價證券詐騙與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有什么區別?詳情請看下文介紹。
有價證券詐騙罪(刑法第197條),是指使用偽造、變造的國庫券或者國家發行的其他有價證券,進行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行為。有價證券詐騙罪只包含,使用變造、偽造的國庫券和國家發行的有價證券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并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單位亦可以成為本罪的主體。
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罪(刑法第178條第2款),是指違反國家證券管理法規,偽造、變造國庫券或者國家發行的其他有價證券,數額較大的行為。
有價證券詐騙罪與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罪的界限。有價證券詐騙罪與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罪是相互關聯的犯罪,存在著共同點,如都是故意犯罪,都侵害了國家有價證券的管理制度。二者的主要區別有:
(1)犯罪客體不同。本罪所侵害的客體是國家的有價證券管理制度和公私財產,而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罪侵害的僅僅是國家有價證券管理制度。
(2) 客觀方面不同。本罪的客觀行為表現主要是使用偽造、變造的有價證券進行詐騙,目的是利用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獲得被害人的錢財;而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則只是實施偽造、變造行為。司法實踐中往往行為人先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然后使用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進行詐騙,這種情況在認定時,應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一般按刑法牽連犯的理論,選擇一重罪進行認定處理。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如果行為人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后,自己并不直接進行詐騙,而是僅出售、轉讓他人的,由于中國《刑法》未將出售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的行為規定為犯罪,則僅構成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罪。如果行為人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后,不僅自己直接利用其偽造、變造的國家有價證券實施詐騙行為,同時又將偽造、變造的國家有價證券出售、轉讓他人的,則行為人同時構成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罪和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詐騙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產房到底可不可以出售,要看具體情況
2021-02-21什么是專利優先權
2021-02-05注冊資本必須是現金嗎
2021-01-13非法儲存煙花爆竹治安處罰標準是什么
2021-02-23重大安全事故處罰條例
2021-03-14交警穿便衣可以執法嗎
2021-01-14怎么可以讓另一方沒有探視權
2020-12-14家庭暴力可以離婚嗎
2020-12-22房屋產權辦理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10未成年人是否可以做生意
2020-12-09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
2020-12-11保險合同標的是什么
2021-03-17保險要有電子版合同嗎
2020-12-06保險不賠償怎么辦
2020-11-09勞動關系與保險代理關系在法律特征上存在以下區別
2020-12-26個人保險代理人將收取的保險費占為己有應如何定性
2021-01-22論保險詐騙的共犯問題
2021-02-26雇主責任險案例
2021-01-12非法轉讓土地獲取拆遷補償款如何處理
2021-03-16拆遷補償協議要誰簽字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