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行為也要依照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那么如果出現哪些情況會受到法律的懲罰呢?本文就將觸犯國家法律法規的證券行為作如下說明,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根據上述我國禁止不實陳述行為的法律法規來看,證券發行中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的不實陳述行為主要包括以下三種:
1.虛假記載。
所謂虛假記載,是指在信息披露的文件上作出與事實真相不符的記載,即客觀上沒有發生或無合理基礎的事項被信息披露文件加以杜撰或未予剔除。虛假記載的方式很多,尤其在財務報表中經常出現。財務報表虛構事實主要有以下幾類:
(1)虛增資產負債比例,虛構公司償債能力;
(2)虛構投資者權益,夸大公司實力;
(3)虛報盈利虛構資產價值;
(4)虛構成本費用率,夸大公司效益。除上述方法外,還可能有多報營業收入,虛構營業資本周轉率,高估無形資產,夸大公司信用等手段進行財務報表方面的虛假記載。
2.誤導性陳述。
所謂誤導性陳述,是指信息披露文件中的某事項的記載雖為真實但由于表示存在缺陷而易被誤解,致使投資者無法獲得清晰、正確的認識。誤導性陳述的類型有:
(1)語義模糊歧義型,這種陳述使公眾有不同理解;
(2)語義難以理解型,這種陳述的語句晦澀難懂,雖從文義上看是正確的,但對于一般投資公眾而言則不知所云,不可理解;
(3)半真陳述型,即部分遺漏型,這種沒有表述事實全部情況,遺漏了相關條件,誤導投資者。
3.重大遺漏。
所謂重大遺漏,是指信息披露文件未記載依法應當記載的事項或為避免文件不致被誤解所必須記載的重大事項。重大遺漏是一種消極的不實陳述,是以不作為的方式進行的。如某股份公司對其涉及的對公司有重大影響的訴訟案件在招股說明書上只字未提,使投資者難以了解資金投向的風險,這種行為就屬于重大遺漏。在主觀上,可以是故意和過失,故意遺漏的稱為隱瞞,過失遺漏的稱為疏漏。
根據信息披露制度的要求,凡對投資者判斷證券投資價值有影響的信息應全部公開,即應包括“充分詳情及資料,使一個具有理性的人對于在公開文件發出時的公司股份或債權證,及公司的財務狀況與盈利能力,達到一個確切而正當的結論。”公開文件中應當披露的內容不以法定表格所列舉的事項為限,證券發行人尤其要注意法定表格以外的信息,因為對法定表格以外的信息,可能被投資者期待、信賴,并以此為根據作出投資決策,而義務人往往最容易在這方面造成遺漏。有些信息如果可以不披露,當義務人披露時,就要嚴格進行全面的披露,否則也可能因其披露信息具有誤導性而導致民事責任。
那些證券行為會觸犯國家的相應法規?希望小編整理的關于這方面的內容能夠幫到大家,歡迎大家瀏覽,謝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離婚債務糾紛如何處理
2021-02-02村里簽的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7網絡遺囑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1-01-24行政處罰共同作案怎樣處罰
2020-12-14房產交易需要土地證嗎
2021-02-20交通事故索賠技巧
2020-11-18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可以代領嗎
2021-03-15胎兒取得繼承權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9怎么公示規章制度才利于舉證
2021-03-20擴大勞務分包屬于違法分包嗎
2020-12-25不服從公司安排被辭退有沒有補償
2020-11-11施工未設置安全措施應否承擔侵權責任
2021-01-29人壽保險多長時間生效
2021-02-24海上保險合同解除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6人身保險理賠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3從一起賠案看保險公估的幾個法律問題
2021-03-16車輛修復理賠 保險公司應謹慎
2020-11-26哪些事故車輛可以申請報廢找保險賠償
2021-01-23二手車沒保險違法嗎
2021-03-02個人保險代理人的法律地位之爭 代理關系抑或勞動關系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