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是指人民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等有關部門,在相應法定程序的支持下,經過當事人和其他與本次訴訟有關的人員的共同參與和見證下,對當事人所提出的訴訟要求進行一個審理的程序。刑事訴訟法就是針對刑事訴訟可能產生的問題糾紛而設定的相關法律。刑訴法第72條是什么呢?本文將進行介紹。
一、決定逮捕
《刑事訴訟法》第72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對于各自決定逮捕的人。公安機關對于經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的人。都必須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時以內進行訊問。在發現不應當逮捕的時候。必須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
如犯罪行為沒有發生或者被逮捕的人不構成犯罪的;雖有犯罪行為,但罪行輕微,不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雖然是被逮捕人所為,但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方法足以防止社會危害性,因而沒有逮捕必要的。
二、監視居住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二條對監視居住的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符合逮捕條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視居住:
(一)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
(四)因為案件的特殊情況或者辦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更為適宜的;
(五)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的。 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證人,也不交納保證金的,可以監視居住。 監視居住由公安機關執行。
三、相關規定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33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對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應當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時以內進行訊問。在發現不應當拘留的時候,必須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64條規定,拘留后,除有礙偵查或者無法通知的情形以外,應當把拘留的原因和羈押的處所,在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或者他的所在單位。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71條規定,逮捕后,除有礙偵查或者無法通知的情形以外,應當把逮捕的原因和羈押的處所,在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屬或者他的所在單位。
由此可見,刑訴法第72條是對逮捕和監視居住的規定。對犯罪分子依法進行逮捕和監視居住,既能在一定程度上維護嫌疑人的權利,又能最大限度的保障社會公共財產安全。這有利于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和推動經濟社會穩步發展。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已經十分完備,想要了解更多相關內容,可以咨詢律師。
?
新刑事訴訟中的非法證據排除包括哪些
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
2020最新刑事訴訟法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人結婚申請多久能下來
2021-01-28保險公司法律顧問費
2021-02-19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非法集資如何處理
2021-01-26申請注冊商標的流程是什么
2021-03-13公司宣布破產員工應該有哪些賠償
2021-01-22老年人追索贍養費是否可以裁定先予執行
2021-02-28老人能要以前的贍養費嗎
2020-11-15審查逮捕環節需不需要指定管轄
2020-12-06刑事被告人沒有戶籍怎么辦
2021-02-08當選業主委員會成員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30員工離職老板能不能扣工資
2020-12-16事實勞動關系屬于勞動關系嗎
2021-03-21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二)
2021-01-15醫療意外保險具體是什么
2021-03-22第一受益人參加訴訟的法律有什么作用
2020-12-20保險合同疑難問題集錦
2021-02-06保險合同能變更嗎 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1-01-22該案中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0不小心撞死人有商業保險怎么判定
2021-03-12如何進行保險索賠呢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