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各項法律制度也隨著時間的變化和時代的變化,不斷的在進行著更新。現如今我國已經有了一套完整的再審程序,針對刑事案件當中的,一些問題進行再審,在一定程度上很大幅度的減少了冤假錯案的發。但是刑事案件再審也是需要符合國家規定才可以的,那么,刑事訴訟法再審檢察院的規定是什么呢?
一、什么是刑事訴訟的再審程序?
刑事再審程序,又稱刑事審判監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發現在認定事實或者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依法提起并對案件進行重新審理的訴訟程序。
二、刑事訴訟法再審檢察院的規定是什么?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同時,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發現已經生效的判決確有錯誤的時候,也可以啟動再審程序。
1、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的申訴需滿足以下條件: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規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的申訴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判:
(一)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的;
(二)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
(三)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四)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2、各級法院、檢察院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條件: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五條規定: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在認定事實上或者在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必須提交審判委員會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重新審理,對于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可以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以上就是關于,刑事訴訟法再審檢察院的規定是什么的詳細介紹。我們可以看出,一般來說,如果啟動再審程序的話,除非案件有了新的證據或者說有證據表明案件有著明顯的過錯,審判才會啟動二審程序。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再審會浪費大量的司法資源,所以國家在實施再審程序的操作上,也是十分小心謹慎的,會切實的維護好法律的公平公正。
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
新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的內容
刑事訴訟法解釋第155條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惡意拖欠房租怎么辦
2020-12-06行政執法活動包括什么
2021-01-18政府機關出臺的文件不合法需要承擔行政責任嗎
2020-12-27法律顧問和外聘律師的區別
2021-03-01打官司不肯付款怎么辦
2021-03-18虛擬股權是什么意思?
2020-12-25財產損失鑒定報告需要提供的資料清單有哪些
2021-03-13企業作為擔保人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1-03-10學生精神失常是學校的責任嗎
2021-01-15法院會拍賣唯一住房嗎
2021-03-19職工連續工作滿多久可以帶薪休假
2021-03-13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0-11-20得過抑郁癥還能否購買人壽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
2020-12-19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0-12-23買夠十五年的職工養老保險,年齡不夠,還要補交嗎
2021-01-28財產保險合同中給付保險賠償金須遵守哪些原則
2021-01-01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1-20保險對方車主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3-11網上買的保險怎么理賠
2021-02-17企業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要面臨的強制征收法律風險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