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各項法律制度也隨著時間的變化和時代的變化,不斷的在進行著更新。現如今我國已經有了一套完整的再審程序,針對刑事案件當中的,一些問題進行再審,在一定程度上很大幅度的減少了冤假錯案的發。但是刑事案件再審也是需要符合國家規定才可以的,那么,刑事訴訟法再審檢察院的規定是什么呢?
一、什么是刑事訴訟的再審程序?
刑事再審程序,又稱刑事審判監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發現在認定事實或者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依法提起并對案件進行重新審理的訴訟程序。
二、刑事訴訟法再審檢察院的規定是什么?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同時,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發現已經生效的判決確有錯誤的時候,也可以啟動再審程序。
1、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的申訴需滿足以下條件: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規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的申訴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判:
(一)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的;
(二)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
(三)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四)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2、各級法院、檢察院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條件: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五條規定: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在認定事實上或者在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必須提交審判委員會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重新審理,對于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可以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以上就是關于,刑事訴訟法再審檢察院的規定是什么的詳細介紹。我們可以看出,一般來說,如果啟動再審程序的話,除非案件有了新的證據或者說有證據表明案件有著明顯的過錯,審判才會啟動二審程序。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再審會浪費大量的司法資源,所以國家在實施再審程序的操作上,也是十分小心謹慎的,會切實的維護好法律的公平公正。
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
新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的內容
刑事訴訟法解釋第155條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軍人外遇出軌怎么離婚
2020-12-11購入固定資產是否交納印花稅
2020-11-08個人貸款的年齡限制是多少
2020-11-13公司破產了對法人有什么影響嗎
2020-12-06贍養費能訴前提前支付嗎
2021-02-28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怎么認定
2020-11-28勞務派遣行政許可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10老人留下的宅基地算遺產嗎
2021-02-27財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05媳婦能繼承男方家房產嗎
2021-01-02保險合同怎么簽才算成立
2020-11-08企業財產保險屬于哪一種保險
2021-01-07車子被撞對方全責,保險公司不賠應該怎么辦
2020-12-02美國環境責任保險制度的啟發
2020-12-20被保險人在索賠中的義務責任
2021-01-10什么情況下借款人須購買保險
2021-01-29購買人身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0-11-20我有一塊出讓土地可以申請建房嗎
2021-01-09土地出讓金的計算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4企業改制土地轉讓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