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違法原則是刑事賠償的基本歸責原則
我國《國家賠償法》第二條規(guī)定: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它強調國家承擔賠償責任是以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為前提。違法原則作為《國家賠償》法的基本原則,也應是刑事賠償的基本歸責原則。
2、無罪賠償是刑事賠償特定歸責原則。
《國家賠償法》第十五條規(guī)定,對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沒有事實證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錯誤拘留的;對沒有犯罪事實的人錯誤逮捕的;依照審判監(jiān)督程序再審改判無罪,原判刑罰已經執(zhí)行的,受害人有權取得國家賠償,這是《國家賠償法》刑事賠償中無罪賠償歸責原則的特定規(guī)定。
3、國家免責條款精神是刑事賠償輔助原則
我國《國家賠償法》是與《刑法》、《刑事訴訟法》相配套的法律,是在《刑法》、《刑事訴訟法》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國家賠償法》律制度,由于修改后的《刑法》、《刑事訴訟法》與《國家賠償法》存在某些不相銜接之處,應從《刑法》、《刑事訴訟法》、《國家賠償法》的總體立法精神來加以理解、把握,以解決司法實踐中的沖突問題。
《國家賠償法》第十七條的免責條款體現了《國家賠償法》刑事存有“國家免責”情形的精神。《國家賠償法》第十七條免責條款對于有違法行為,又不認為是犯罪和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行為人,國家雖然不追究其刑事責任,但不等于國家因此對其被羈押承擔賠償責任。依據免責條款精神原則,不予賠償的情形有:
(1)公民因個人有過錯行為的,國家不予以賠償;
(2)有嚴重違法行為,但依《刑法》,《刑事訴訟法》不負法律責任的,國家免責,不負賠償責任;
(3)違法或者不符合相關法律規(guī)定條件的,失去取得賠償的權利資格;四、依法律規(guī)定其他可以免責的情形。
刑事案件處分的都是公民的政治權利,任何參與案件處理的機關,都必須要嚴格的遵守程序原則,也不得在沒有足夠的證據最為支撐的情況下,就將刑事案件進行宣判。否則刑事案件的被告,是可以向相關國家機關提出賠償請求的。
刑事賠償的范圍是什么
刑事賠償方式是什么
申請刑事賠償的程序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火車臥鋪砸死人如何處理
2021-02-23人民法院在級別管轄方面應遵守哪些規(guī)定
2020-12-26軍人干部的配偶條件有哪些
2020-11-25對醫(y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不服如何處理
2020-12-11怎樣寫欠條
2021-03-25農村集體土地房屋能否遺贈
2021-01-17顧客在超市門口摔倒超市要賠償么
2020-12-12員工離職老板能不能扣工資
2020-12-16勞動者勞動合同變更不同意的后果
2021-03-26行政許可的申請與受理
2021-01-09怎么簽試用期合同
2021-01-28無故辭退員工無合同怎么維權
2021-02-15保險合同變更申請書的內容
2021-02-06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2-26索賠發(fā)生糾紛能否單獨將保險公司列為被告?
2020-12-31保險到期數小時后投保車輛發(fā)生火災
2020-11-24車輛失而復得 保險賠償該退
2021-01-08保險代理人騙領客戶保險金,保險代理人構成何種犯罪
2021-01-10四川省的商業(yè)車險二次費改啟動了
2020-12-08保險公司的訴訟主體是什么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