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名購房時房屋產權歸誰
借名買房對雙方而言,均存在法律風險。出資人即“實際產權人”因產權證上沒有署名,可能面臨房屋被出售、被抵押、被司法查封、出名人不配合過戶、被繼承等風險;出名人即“名義產權人”因名下已登記房產,可能面臨不能再購房、購房首付比例提高、貸款利率增大、影響自身信用、財產混同、司法查封后個人房產難以保全等風險。
是否構成借名買房關系,法院裁決一般結合房屋出資、產權手續、借名買房協議及房屋實際使用情況等方面綜合考量,其中極為關鍵的是雙方是否借名買房協議。現實生活中,許多案件當事人均因未簽訂借名買房協議不能證明借名事實而敗訴。
在確需借名買房的情況下,建議運用書面證據認定借名買房的事實。
首先,簽訂一份比較好的書面協議,區分借款買房合同,確認借名購房事實,可以請第三方見證。其次,注意保存購房手續,付款證明(銀行轉賬記錄、收據收條、還貸記錄等),購房發票,房產證書等書面證據材料。最后,保留好雙方交流記錄,產權證明等相關的材料由出資人保管。
借名購房有風險,一份完整的書面協議與保管完善的相關資料,也只能將風險降低而不能消除。建議大家在非必要情況下,不要采取借名買房的方法。
原因
(一)規避法律或者政策。購買房產需要一定的資格,事實購房人沒有資格購買,而登記購房人具有資格購買是最常見的情形。比如,有些人不具備購買經濟適用房的條件又想買這樣的房屋,就只能借他人名義買房。再比如,已經擁有住房的居民以他人的身份證登記購買房屋,以規避“限購令”關于不得購買第二或第三套住房的規定。
(二)貪圖便宜享受優惠。比如,只有具有城鎮戶口的在崗職工,才能享受住房公積金貸款。購房人沒有資格辦這種貸款,于是以別人的名義辦理公積金貸款。還有單位建集資房的,價格實惠,但單位員工卻沒有經濟實力,單位有明文規定,集資房只對本單位員工出售,所以購房人與員工私下簽訂買房協議,以該員工的名義先簽訂購房合同,所有房款均由購房人支付,并另外給該員工一定的轉讓費,待到房產證下來以后,再根據協議辦理過戶手續。
(三)轉移財產逃避債務。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的,債權人有權要求債務人以其所有的動產或不動產償還債務。有些債務人為了隱匿財產,惡意躲債,事先就把房屋登記在他人名下,給債權人和法院以自己無財產的假象。
(四)簡便手續,減少稅費。比如,父母為了逃避將來有可能開征的遺產稅以未成年人的名義購買房屋等。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借名購買房子這個有可能會存在著對方不承認這種情況,如果對方不承認的話那么這個房子就有可能是給別人買的,如果自己非要用這種方式不可的話,一定要保留所有的相關資料,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道路交通事故十級傷殘鑒定標準是什么
2020-11-12妨害公務罪緩刑前提是什么
2021-02-14財產損害賠償包括范圍
2020-12-21復議調解后治安處罰能否撤銷
2020-12-30離職之后可以仲裁雙倍工資嗎
2021-03-14董事會會議生效條件是什么
2021-03-25第三方支付有哪些弊端
2020-12-25信用卡逾期被起訴流程
2021-01-09沒有約定還款期限的債務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3-21夫妻共同債務的法律規定
2020-12-01收集婚外情離婚賠償證據的方式
2021-02-28拘留期間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8如果企業沒有參保,發生工傷事故農民工該怎么辦?
2020-12-11勞動爭議仲裁庭審被申請方聯系不上怎么處理
2021-01-17勞動爭議申訴最長年限是幾年
2020-11-22國外項目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1-02-05建設項目工程保險費
2021-02-02保險合同是怎樣解除的
2020-11-25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二)
2021-02-11責任保險合同中仲裁條款效力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