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是否具有扭送權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在一定的條件下,任何公民都具有扭送的權利,如犯罪嫌疑人正在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時被發覺的、發現通緝犯的等。
第八十四條?對于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處理:
(一)正在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時被發覺的;
(二)通緝在案的;
(三)越獄逃跑的;
(四)正在被追捕的。
扭送的特點
1、扭送主體的廣泛性。
實施扭送行為的主體可以是任何公民。這說明扭送是公民一項普遍的權利,法律賦予每個公民扭送權,公民可以運用這種權利保護自己、幫助他人,同一切違法行為作斗爭。也伸張了正義,體現了國家支持的社會正氣。
2、扭送對象的特定性。
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公民可以扭送四類人:現行犯、通緝犯、越獄逃跑者或被追捕者。扭送的對象只限于上述四類人,任何人不能隨意擴大范圍。
3、有不同于強制措施的強迫性。
首先,從“扭送”的詞義可以推斷出扭是一種送的方式,帶有迫使將其送交公安、司法機關的性質,不同于強制措施的強迫性。但公民只有首先控制住扭送對象才能將其送交公安、司法機關,這當然不是扭送對象自愿的,即迫于某種形勢、迫于扭送主體行為的正義性和合法性。
同時還存在來自于社會、群眾的壓力和法律的權威,從而在精神上迫使扭送對象隨同扭送主體一起去司法機關。所以它不同于司法人員的執法有特定身份和權力做后盾,也就具有法定強制性。
4、具有即時性和暫時性。
該特征對應的是刑事訴訟法第63條中的“立即”一詞。公民在發現具有法定情形的人時,在控制住扭送對象后應“即時”將其送往公安司法處理。必須立即送交,不得拖延。因此,扭送對于扭送對象人身自由的限制是暫時的,當公民將扭送對象移送至司法機關時,扭送行為結束。
5、保障性。
扭送的另一層詞義是“送往”,側重點在于“送”。在這個過程中,公民不得對扭送對象進行關押和體罰,不能隨意進行搜查,不得隨意傷害扭送對象的身體或侮辱其人格。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在一定的條件下,任何公民都具有扭送的權利,如犯罪嫌疑人正在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時被發覺的、發現通緝犯的等。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再次強制執行申請書范本
2021-01-08合同沒寫明工資簽了怎么辦
2020-12-24沒簽勞動合同可以進行勞動調解嗎
2021-02-20趙**破壞軍人婚姻案
2021-01-02倒賣課程多少算侵權
2021-03-21公司注銷商標是否無效
2020-11-12交通事故碰到人如何處理
2021-02-28指定管轄的取證困難
2020-11-12車禍不夠傷殘如何賠償
2020-11-18無故終止合同責任怎么賠償
2021-01-15玻璃窗意外掉落砸死男童,誰來負責
2021-01-20學生發現肺結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1試用期辭退的條件有什么
2021-03-24實習期沒有簽合同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23實習期間公司解散需要賠償嗎
2021-02-13投資型保險與傳統保險的區別
2021-01-29飛機托運行李丟失如何賠償
2021-03-25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具體是指誰
2020-11-15人身保險可以適用代位追償嗎
2021-02-18代簽名人身保險保單法律效力問題研究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