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和司法審判實踐經驗,在案件受理范圍方面,糾紛當事人應注意以下一些界限:
一、凡以房產為標的買房、租賃、典當、建筑承包(包括勘察、設計、建筑等)、合建、代理、居間、使用、轉讓、確權等民事行為發生的糾紛,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將作為民事案件受理。
二、因單位內部分配公房使用權而產生的糾紛,如果是單位職工對單位分房決定有意見的,不屬法院受理范圍,不能向法院起訴;如果是受配人(或其他原舊房內應一并遷出的同住親屬占住舊房)分得新房又無理占住舊房或非受配人以單位分配不合理為由而強占公房,被侵害人(包括單位和合法受配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
三、單位分配給職工住房使用權并訂有分房合同的,職工由于本人原因而離職、辭職,或被單位除名、開除的,單位根據合同要求收回公房使用權的,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四、單位之間因行政調撥等原因引起的房屋糾紛,不屬法院受理范圍,當事人應向有關主管部門申請解決。因歷史原因由行政劃撥房屋使用權的,現房屋產權人要求收回房屋自用或要求明確租金的,可以向法院起訴,法院一般作為民事案件受理。
五、因違章建筑引起的房產糾紛,因違章建筑的認定、拆除引起的糾紛,應由行政機關受理,行政機關不依法處理或處理不當,當事人不服的,可作為行政案件提起訴訟。但當事人以違章建筑為標的發生的買賣、租賃、抵押等民事糾紛以及違章建筑妨礙他人通風、采光等引起的鄰里糾紛可作為民事案件向法院起訴。
六、因為有關部門審批建筑執照不當,影響他人通風、采光引起的糾紛,一般應由原告向有關部門申請解決,也可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七、有關私房落實政策的案件,如私房改造中的問題,建國初期由有關部門代管的房產問題,落實華僑、港、澳、臺胞私房政策的問題等,原告應向當地落實私房政策部門或有關主管部門申請解決。但有關部門按私房落實政策先落實了房產,后又撤銷的,當事人對撤銷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交通事故后醫療機構申請墊付救助基金需要提供什么材料?
2021-01-04養子女對生父長時間扶養有繼承權嗎
2020-11-28未約定保證方式保證人要還錢嗎
2021-01-28投資公司的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0-11-13保管人承擔賠償責任條件有哪些
2020-12-15合伙人退伙要退本金嗎
2021-03-20銀行匯票的基本當事人有哪些
2020-11-09手寫房屋放棄繼承書可以反悔嗎
2021-01-29投保人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后果怎樣的
2020-12-10意外險車禍賠付多少錢
2020-11-15是駕乘人員意外傷害險還是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
2020-11-28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提交哪些資料
2021-02-19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5保險人在賠償后有哪些權利
2021-01-11壽險理賠糾紛的快速解決途徑
2021-03-18失足墜崖保險賠付嗎
2021-02-03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人傷理賠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22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規定
2020-12-22未全額繳土地出讓金能出土地證嗎
2020-11-28非法轉讓土地要怎么處罰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