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訴訟案件中止審理的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五十一條 在訴訟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
(一)原告死亡,須等待其近親屬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二)原告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行政機關、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四)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五)案件涉及法律適用問題,需要送請有權機關作出解釋或者確認的;
(六)案件的審判須以相關民事、刑事或者其他行政案件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相關案件尚未審結的;
(七)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后,恢復訴訟。
這其中“ (七)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是指上面六種情形之外的,其他與其相當的情形,避免了列舉的不全面,增加了靈活性,以適應立法時不能預見的情況。
二、行政訴訟的申訴范圍有哪些
1、對拘留、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不服的;
2、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不服的;
3、認為行政機關侵犯法律規定的經營自主權的;
4、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和執照,行政機關拒絕頒發或者不予答復的;
5、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
6、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給撫恤金的;
7、認為行政機關違法要求履行義務的;
8、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的。
行政訴訟中止是在行政訴訟進行之中,由于存在或發生了某種特定原因,使正在進行的訴訟程序暫時中斷,待中斷的原因消除后,再恢復訴訟程序的一項制度。行政訴訟中止不同于行政案件的延期審理,前者是行政訴訟程序的暫時停止,中止的時間相對較長,后者是另定開庭期日,一般推遲的時間較短,同時,行政案件延期審理后,訴訟活動仍未停止。
民事訴訟中中止審理提出的期限
民事訴訟中止審理期限是否有規定
民事案件中止審理申請書在什么時候提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合同履行不能是無效合同嗎
2020-11-16即將被執行的房產能否保全
2020-11-18實現留置權后需抵扣費用嗎
2021-01-04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如何避免事故
2021-03-17申請強制執行多少天能拿到錢
2021-03-08治安拘留和刑事拘留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07離婚賠償的條件與程序
2021-03-07鐵路運輸人身損害賠償如何確定管轄
2020-11-11房改售房面積如何計算?
2020-12-10購房的潛規則都有哪些
2021-03-18宜昌市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0試用期解聘賠償是試用期工資還是轉正后的工資
2021-01-25被裁員公司不給經濟賠償怎么辦
2021-03-18壽險的追訴期是兩年嗎
2020-11-15免責條款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22保險合同中單務合同在什么情況下簽訂
2020-11-25保險單的主要內容
2021-02-23去交警隊處理事故要叫保險公司的人嗎
2021-02-15補償性保險合同與給付性保險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23什么是財產保險合同
2020-11-14